大脑是身体司令部,它可以接收和发送各种信号来指挥我们的身体完成各项活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是受到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我们的大脑也会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从而引发各类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目前研究可能与基因遗传、环境(如农药、装修污染等)、年龄等因素有关。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帕金森患者的大脑中,制造多巴胺的神经元已经出现大面积凋亡。
人的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中脑部位有一小团黑色的神经核团,被称为“黑质”。黑质致密部的神经元含有黑色素,能够输送一种称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而多巴胺和身体的灵活度、协调度都有直接的关系,可以协调人的动作,让手部能完成准确、稳定的精细动。
但随着人体衰老/某些不明原因,导致大脑里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黑质”被损坏了(生产多巴胺的神经元大量死亡),使多巴胺的合成减少,人体就会表现出帕金森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手抖、运动迟缓。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正常人的大脑切片,黑色部分为黑质,黑色来自包含多巴胺的细胞;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黑质缺失,会因多巴胺神经元大量死亡而颜色变淡。
如果我们能及早发现大脑退化的早期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缓帕金森病的发展。
那么,当家中的老人出现哪些情况时,需要提高警惕呢?
记忆力减退:经常遗忘事情,甚至无法记住基本事项。
失去平衡:大脑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失去平衡感,从而常常出现肢体颤抖、步态异常、无故摔倒等情况。
性格方面明显改变:比如曾经健谈和唠叨的人,变得安静了,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集中困难、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
睡眠行为障碍:白天嗜睡,夜间睡眠多噩梦、喊叫、拳打脚踢等睡眠行为障碍。
当老年人在无任何诱因情况下出现上述表现,一定要高度重视,当心大脑退化。而且一般来说,存在睡眠行为障碍的人群,未来发展为帕金森病的概率非常高,应加以关注,及早识别。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大脑中多巴胺神经元减少或凋亡,因此保护多巴胺神经元是预防帕金森病的关键一步。
(1)吃:给大脑足够营养
人体内合成的多巴胺与我们大脑衰老程度密切相关,但食物中并不含有这种物质,因此我们需平常多摄取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比如:海带、豆类(豆腐、豆浆等)、鱼类、奶制品等。另外,像富含花青素的葡萄、紫甘蓝、蓝莓和富含维生素C的柳橙、草莓、花椰菜等可以多吃,能够减缓多巴胺代谢。
(2)动: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研究认为,运动可以使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增加,神经通路更加活跃,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对此的推荐是“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合理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延缓脑神经组织的衰老。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运动形式,比如走石子路、打太极、打乒乓球、手指操等,对于延缓运动功能减退也有很大帮助。
(3)思:让大脑保持运转
在平时生活中能够积极用脑,张弛有度的话,就能比较好地减缓大脑退化。比如平时可以下象棋、玩魔方、拼图、参加合唱团和读书会等,都是能锻炼大脑的活动。
(4)防:远离有害物质
某些有害物质例如农药、除草剂和重金属物质(锰)可能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帕金森病,所以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此外要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使用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如利血平、氯丙秦、甲氧氯普胺、氟桂利嗪等,以避免出现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
(5)测:定期检查要跟上
脑动脉硬化是帕金森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千万不要忽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治疗和控制,需要定期体检,密切监控身、心、脑等各项指标。此外,像抽烟喝酒、熬夜、久坐、高油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都需要及时改正,保持血管畅通,减少病变发生。
尽管帕金森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提升对帕金森病的认识,树立科学的预防观念,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加强预防措施来降低罹患的风险。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帕金森病知识/参与专家直播答疑/申请进入病友群,请联系脑医咨询小助手:13122313062 (微信同号),或扫下方二维码
添加助手微信,请备注“帕金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