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海报直接跳转至直播间↑
人的大脑由数十亿的神经元组成,后者又通过数万亿的突触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不同种类的神经元经过或远或近的投射,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元进行信息交流,实现感知、决策和运动等高级神经功能。
研究大脑的最大挑战在于脑的高度复杂性。北京大学李毓龙实验室集中在神经元通讯的基本结构突触上,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一是开发前沿的工具,即开发新型成像探针,用于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解析神经系统的复杂功能;二是借助先进的工具探究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特别是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对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
荧光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即时反馈、高灵敏度及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这使得其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借助于多种荧光探针同时标记多个待测物的多重荧光成像技术的出现,为研究复杂的生理-病理机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仍然存在成像深度浅、成像分辨率和信噪比低及无法多通道动态实时成像等诸多的挑战,其中缺乏高效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能够进行实时多重荧光成像的仪器是阻碍这一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能否开发系列近红外区荧光增强的探针及相匹配的多通道实时成像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难题呢?敬请期待本月25日大咖云集的讲座!
本次会议由脑医汇及旗下AiBrain神经科学新媒体平台提供直播技术支持,欢迎各位收看!
✦
会议详情
✦
✦
直播路径
✦
直播时间:
北京时间:9月25日 20:00-21:30
电脑端:登录网址(URL)
https://www.brainmed.com/meeting/detail?id=2984即可进入直播界面
微信端:可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观看
长按并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直播界面
直播结束后可通过同链接观看录播
✦
论坛主讲人
✦
卓一洲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合作导师李毓龙教授。专注于新型神经递质荧光探针的开发,及活体动物多种神经化学信号的动态分布和调控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Biomaterial等。
✦
论坛主持人
✦
王杰
主持人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
论坛特邀讨论嘉宾
✦
陈姿喧/北京理工大学
嘉宾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程田林/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
嘉宾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高尚邦/华中科技大学
嘉宾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李博/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
嘉宾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栾文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嘉宾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齐素华/徐州医科大学
嘉宾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王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嘉宾简介(上下滑动查看)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