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欧洲神经肿瘤协会(EANO)大会在荷兰鹿特丹盛大开幕。大会促进加强了神经肿瘤学、神经外科、神经病理学、神经放射学和放射肿瘤学以及护理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将介绍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并且介绍基础科学和转化科学的关键进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陈忠平教授团队的一项“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Ⅱ期临床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并现场进行展示。研究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表现出可喜的抗肿瘤效果,耐受性良好,安全可控,为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带来新的治疗选择[1]。
2023 EANO现场图:陈忠平教授进行口头报告
研究情况概览
01
研究背景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2]。WHO将脑胶质瘤分1~4级,1、2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3、4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为4级脑胶质瘤,约占所有脑胶质瘤的46.1%[3]。随着医学的进步,尽管对于胶质瘤的治疗经综合运用手术,术后放化疗,但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特别是高级别胶质瘤,大多难免复发。胶质瘤患者复发后,肿瘤恶性程度增加,部分伴随着分子表型的改变,预后不佳,目前各国对于复发后的胶质瘤尚无统一规范治疗。免疫/靶向治疗在胶质瘤的确切获益结果尚少。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胶质瘤微环境中存在肿瘤免疫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互影响。还有提示新辅助PD-1治疗可以增强局部及系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提高患者生存[4]。所以,免疫联合靶向抗血管形成可望成为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新策略。
卡瑞利珠单抗是一款人源化PD-1单克隆抗体,已在中国获批多项适应症,涉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肝细胞癌、鳞状/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鼻咽癌等不同肿瘤。阿帕替尼是一款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中国获批治疗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和肝细胞癌。今年1月,“双艾”组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在中国获批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适应症。
02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单臂、前瞻性临床研究(NCT04588987)。主要入选标准有:复发胶质瘤患者年龄18-70岁;病理诊断为3-4级胶质瘤;KPS评分≥60分。排除标准有:之前接受过免疫治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本研究中,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200mg/次,术前2周注射一次,同时术前2周开始口服阿帕替尼250mg/d,连续服用至术前7天停药。术后2周开始每2周1次卡瑞利珠单抗剂量用法同上,术后4周每日口服阿帕替尼剂量用法同上,直至影像学发现肿瘤进展,或患者不可耐受毒副反应。主要终点为中位生存期(mO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6个月和1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PFS)率、疾病进展时间(TTP)、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等。

03
研究结果
2020年10月至2023年8月,共入组19例患者,其中15例为GBM。中位随访时间达到22.37个月。中位PFS为4.80个月(95% CI:2.17–9.72),中位OS为12.88个月(95% CI :7.26–NE)。6个月PFS率为33.70%,6个月OS率为83.22%。12个月OS率为52.31%。
图.PFS(左)和OS(右)的K-M曲线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方案安全性可控。最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s)为淋巴细胞减少症(26.4%)、高血压(21.1%)及失眠(5.3%)等。未观察到4级及5级不良事件。
典型病例分享
患者,女,59岁。
2020年12月14日
首次手术病理证实为GBM(IDH野生型,TERT突变),放疗同步替莫唑胺(TMZ)加后续化疗5个月后复发。
2021年8月
入组本研究治疗,术前给予卡瑞利珠单抗及阿帕替尼;2021年8月18日再次手术,证实为复发。后续7个周期(7个月)研究性治疗,肿瘤CR。后因出现肝功能异常退出研究性治疗。
2022年改为贝伐单抗加TMZ小剂量方案。至2023年7月(末次随访)肿瘤稳定。患者自首次诊断生存已51个月,入组本研究治疗后生存已24个月。
图.病例的影像资料
总 结
本研究中期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中位PFS为4.80个月,中位OS为12.88个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为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选择带来新的希望。该研究还在继续进行中,期待更多数据的披露!
专家简介
陈忠平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胶质瘤单病种首席专家
中国名医百强榜 胶质瘤手术Top10医生
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获得者(2006年度学术奖)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1/2/5届)主任委员
广东省/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
《Glioma》主编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