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2日发布 | 1153阅读

【精选编译】对动脉瘤性蛛血患者6小时内与6-24小时行动脉瘤治疗的比较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孝祥

温州市中心医院

吴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本次温州市中心医院陈孝祥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对动脉瘤性蛛血患者6小时内与6-24小时行动脉瘤治疗的比较》,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的Mervyn DI Vergouwen等对动脉瘤破裂后6小时急诊治疗与6-24小时内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6小时内进行急诊动脉瘤治疗是否会降低功能结果不良的风险,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23年5月的《European Stroke Journal》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ervyn DI Vergouwen, et al. European Stroke Journal. 2023 May doi: 10.1177/23969873231173273.】



研究背景


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动脉瘤再破裂出血会增加其功能预后不良的风险。最近发表的ULTRA试验显示,超早期、短期使用氨甲环酸(TXA)治疗不会降低再出血风险,也不会改善患者功能结局。因此,需要其他策略或干预措施来降低SAH后再出血的风险并改善患者功能预后。既往研究显示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最常发生于其初次破例后几小时,动脉瘤破裂后6小时内的紧急治疗似乎成为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然而,急诊动脉瘤治疗同样亦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如再出血和缺血等。来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的Mervyn DI Vergouwen等对动脉瘤破裂后6小时急诊治疗与6-24小时内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6小时内进行急诊动脉瘤治疗是否会降低功能结果不良的风险,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2023年5月的《European Stroke Journal》杂志上。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针对ULTRA试验的事后研究,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2013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荷兰8个治疗中心和16家转诊医院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成年患者。在ULTRA试验中,仅纳入了最近破裂≤24小时的患者。对于目前的研究,排除标准为:(1)未发现动脉瘤;(2)未进行动脉瘤治疗;(3)动脉瘤破裂后治疗超过24h。


根据WFNS评分收集以下变量:年龄、性别、入院时的临床状况及出血量、Fisher评分、入院时血小板抑制剂的使用、入院时抗凝剂的使用、动脉瘤位置、破裂时间、急诊科就诊时间、首次CT诊断时间、TXA治疗、任何再出血(随机化之前和之后)、治疗方式、动脉瘤治疗时间、术中破裂、血管内治疗期间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迟发性脑缺血(DC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6个月后的病死率。


将患者分为两组:动脉瘤破裂后6h内治疗组和动脉瘤破裂后6-24h治疗组。描述两组的基线特征、院内并发症和结局特征。主要结局指标是功能不良,定义为破裂后3-6个月的mRS。次要结局指标是病死率。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497例患者(动脉瘤破裂后6小时内治疗:n=110;动脉瘤破裂后6-24h治疗:n=387)(图1)。


图1. 研究流程图


在动脉瘤破裂6小时内治疗的患者中,入院时WFNS评分为4或5分的占49%(54/110)。而在动脉瘤破裂6-24小时治疗的患者中,入院时WFNS评分为4或5分的占31%(121/387)。动脉瘤破裂后6小时内治疗的患者中,85%(93/110)的患者在上午6点至下午6点之间就诊于急诊科,而在动脉瘤破裂后6-24小时内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42%(162/387)。


在6小时内进行动脉瘤治疗的患者中,28%(31/110)发生在下午6点到午夜之间,而在破裂后6-24小时内进行动脉瘤治疗的患者中,12%(48/387)发生在下午6点到午夜之间。在整个队列中,仅2%(8/497)的患者在夜间接受动脉瘤治疗。


表1. 基线特征


6小时内接受动脉瘤治疗的患者中有26%(29/110)的患者发生再出血。而在破裂后6-24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3%(49/387)的患者发生再出血。破裂后6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57%(63/110)的患者出现预后不良,而破裂后6-24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37%(145/387)。破裂后6小时内治疗的患者中,死亡率为26%(29/110),而在破裂后6-24小时内治疗的患者中死亡率为14%(54/387)(表2)。


表2. 院内并发症和治疗结果

在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54%(48/89)的患者在6小时内治疗,36%(107/299)的患者在破裂后6-24小时内治疗。在接受开颅夹闭治疗的患者中,71%(15/21)的患者在6小时内治疗,43%(38/88)的患者在破裂后6-24小时内治疗。



研究结论

与动脉瘤破裂后6-24小时治疗相比,破裂后6小时内行动脉瘤治疗与更好的功能结果无关。在破裂后6小时内治疗动脉瘤甚至可能会导致更差的临床结果,但需要进一步的随机研究验证。因此这项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对所有动脉瘤破裂后在6小时内进行治疗的策略。



关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暂时与永久性脑脊液分流患者预后情况


自动量化脑池沟室出血量可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和预后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相关死亡的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陈孝祥 医师

温州市中心医院

审 校




吴培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