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0日发布 | 716阅读

【精选编译】血管内手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的预后因素: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邵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聪慧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许奕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本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邵将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血管内手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的预后因素: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日本宝冢市立医院神经外科Shinichi Yoshimura等研究者对血管内手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线发表在2023年6月的《Clinical Neuroradiology》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atsukawa H, et al. Clin Neuroradiol. 2023;10.1007/s00062-023-01305-y. doi:10.1007/s00062-023-01305-y】



研究背景


大的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vertebral and basilar fusiform aneurysms,VFA)有时难以通过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治愈。本研究旨在阐明VFAs患者EVT不良预后的指标,日本宝冢市立医院神经外科Shinichi Yoshimura等研究者对血管内手术治疗未破裂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线发表在2023年6月的《Clinical Neuroradiology》杂志上。



研究方法

对兵库医科大学(the Hyogo Medical University)48例未破裂VF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Raymond-Roy分级标准,主要结局被定义为满意的动脉瘤闭塞(satisfactory aneurysm occlusion,SAO)。次要和安全性结局为EVT后90天时mRS评分0–2、再治疗、重度卒中和动脉瘤相关死亡。



研究结果

EVT包括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n=24;50%)、血流导向装置(n=19;40%)和闭塞载瘤动脉(n=5;10%)。在术后12个月时,在大型或血栓性的VFA中较少观察到SAO(64%,p=0.021和62%,p=0.014),特别是当动脉瘤既大又有血栓形成时(50%,p=0.0030)。再治疗在大动脉瘤(29%,p=0.034)、血栓形成(32%,p=0.011)和大血栓性动脉瘤中更常见(38%,p=0.0036)。虽然在大血栓形成的VFA中90天时mRS评分0-2的比例与重度卒中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破裂的比例更多(19%,p=0.032)。动脉瘤相关死亡由动脉瘤破裂导致,这在大血栓性VFA中更常见(19%,p=0.032)。多变量分析显示12个月时SAO不常见(OR:0.036,95%CI 0.00091–0.57;p=0.018),在大血栓形成VFA中,再治疗更常见(OR 43,95%CI 4.0–1381;p=0.0012)。


表1. 大型、血栓性和大型血栓性未破裂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临床特征


图1. 研究对象的选择流程图


表2. 大型、血栓性和大型血栓性未破裂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结局


表3. 非大型或大型血栓性动脉瘤患者结局的多变量分析


表4. 血管内治疗类型和结局



研究结论

大型血栓性VFA与EVT(包括血流导向装置)后的不良结局相关。



关注梭形动脉瘤

双层LVIS BLUE支架治疗梭形脑动脉瘤的疗效


椎基底梭形动脉瘤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后循环梭形动脉瘤的治疗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邵将 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 校




李聪慧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