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9日发布 | 280阅读

脑静脉窦病变介入治疗时经股穿刺置鞘的几点事项

陈红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01
穿刺点选择和操作策略

笔者通常选择右侧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置鞘。先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5或6F动脉短鞘。股动脉造影,建立路图,路图指引下穿刺右侧股静脉。股静脉临近股动脉,位于其内侧。

02
为什么选择上述策略?

神经介入术者对股动脉穿刺非常熟悉,而对穿刺股静脉相对陌生。因而,在先快速穿刺股动脉后造影,获得路图指引时,就方便路图参照下准确穿刺到股静脉,提高效率;同时减少反复穿刺误伤股动脉的风险。


03
穿刺股静脉的要点

1.首先,在股动脉穿刺处内侧约2cm的位置,用利多卡因局麻,刀片在局部切开一个2-3mm的横行皮肤切口。


2、此时,在路图指引下进行穿刺,穿刺针位于股动脉内侧,方向和股动脉平行,穿刺针与股动脉之间的距离约5-10mm。


3、由于静脉血液压力低,刺中股静脉一般不会于穿刺针尾部见到回血,因而通常需要进针较深。


4、拔出针芯后,缓慢回撤穿刺针的套管,当见到套管尾端有缓慢滴血时,表明套管头端在静脉腔内,透视下送入导丝,如果导丝顺利送入,且头端上升过程中越过右侧髂动脉,表明位于右侧股静脉内。


5、少数情况下,按上述方法难以穿刺到股静脉,此时路图下先尽量靠近股动脉穿刺,因为有些股静脉走形于股动脉的内后侧方。


6、有时实在难以穿刺到股静脉,可以行术中超声检查,评估股静脉和股动脉的关系。极少数情况下,会遇到股静脉走形于股动脉后方的变异。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意外同时穿刺中股动脉和股静脉,导致股动-静脉瘘,或拔鞘后止血困难。


7、当穿刺右侧股静脉困难,且无术中超声情况下,可尝试穿刺左侧股静脉。


8、建议股静脉植入血管鞘后,经鞘行同侧髂静脉和下腔静脉造影,尤其是那些因脑静脉窦血栓行介入治疗的病人,因为这些患者是可能同时合并肢体深静脉血栓的。


9、因静脉瓣的存在,穿刺后送入导丝过程中,透视下,导丝头部在髂静脉瓣位置可能出现受阻现象,但稍加力推送导丝后就会克服静脉瓣阻挡。


脑静脉血栓介入视频:

股静脉穿刺+髂和下腔静脉造影,

以了解是否合并髂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

04
穿刺鞘的选择

在需要进行脑静脉窦介入治疗时,股静脉可置入8F短鞘,可通过8F指引管或过6F长鞘;也可先植入5F或6F短鞘,然后交换入6F长鞘。

当只需要行逆行脑静脉窦造影,以及脑静脉窦压力测试时,股静脉处置入6F短鞘即可,因为通过6F指引管即刻完成上述诊疗任务。

05
血管鞘的管理

因脑静脉窦疾病介入治疗时间可能长达数小时,可于股动脉鞘侧臂连接肝素盐水灌注,调节缓慢灌注即可,目的是防止穿刺处股动脉和鞘内血栓形成;如不连接灌注,需间断经鞘侧臂注射肝素盐水冲洗。

有条件的中心,可以用3M膜将临近的股静脉鞘和股动脉鞘固定于皮肤上,以防在长时间的静脉治疗过程中股动脉鞘移位滑脱,导致股动脉穿刺点处出血并发症。


f3e23b2ab485945160ab716c9c07934e.jpg

图片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