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5岁,以"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烦燥1天"入院。
既往史:有糖尿病,高血压数年。
入院后核磁共振检查:DwI显示右侧颞、顶、枕叶多发点状高密度。考虑低灌注。
MR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未显影,考虑狭窄的基础上急性闭塞。左侧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向右侧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
行急诊血管内介入开通右侧颈内动脉。
术中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发出眼动脉后末向颅内供血,考虑闭塞。
左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向右侧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
8F导引导导管到达右侧颈内动脉C1段,将6F中间导管置于颈内动脉,边上边抽吸,未抽出血栓,考虑眼动脉供血通畅,未形成滞留血栓。
在8F导引导导管和中间导管的支撑下,微导丝携带微导管通过狭窄到达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微造影真实在真腔内,M1以远血管血流通畅。
撤出微导丝和微导管。微导丝携带1.5mm快速交换球囊到达狭窄在6个大气压下扩张狭窄,扩张后造影血管通畅,供狭窄仍明显。
微导丝再次引入2mmx12mm颅内球囊在6个大气压下扩张狭窄部位后造影血流明显好转。残余狭窄约40%,推注替罗非班后造影显示血流通畅。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显影清晰,未见明确血栓逃逸,术中未置入支架。
结束手术。术后患者言语清楚,意识清楚,肢体力量正常。
脑血管介入是导丝尖上跳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开通血管恢复血流是关键!
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

介入就像这曲折的路,但行则必达。
武威市中医院脑病科团队

赵宝元
武威市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武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曾在兰大二院进修神经内科和急诊,中国人民解放第940医院神经内科高级卒中中心进修脑血管介入
开展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造影,血管内取栓、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动静脉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微创治疗引流治疗脑出血
任武威市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威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威市中西医结合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威市神经内科学会常务委员、甘肃省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脑医汇-神介资讯发表学习文章60余篇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