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5日发布 | 438阅读

小脑解剖及供血

晨酪酪

神经人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神经人

小脑由双侧小脑半球和位于中线的小脑蚓组成。小脑通过3个白质构成的小脑脚(上、中、下)附着于脑干。小脑上脚主要含小脑的传出纤维,在中脑的下丘水平交叉到对侧,因交叉部的纤维连接非常显著,小脑上脚也被称为结合臂;小脑中脚主要含小脑传入纤维,由于与脑桥的广泛连接,又称为桥臂;小脑下脚主要含小脑传入纤维,因类似绳子,又称为绳状体。


根据传入和传出联系,从内侧到外侧,小脑可分为三个功能区:
  1. 小脑蚓部和绒球小结叶分别对人体近端及躯干肌肉调控和前庭与眼两者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2. 小脑半球中间部主要参与对人体远端肌肉的调控。

  3. 小脑的最大部分是小脑半球外侧部,参与四肢运动程序的规划。小脑外侧部的单侧切除并不会出现严重的功能缺失。

小脑的传出通路

小脑损伤的重要规律是同侧出现共济失调。传出过程中出现两次交叉,第一次交叉发生在小脑上脚,第二次交叉发生在皮质脊髓束(椎体交叉)。小脑的传入纤维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因此小脑半球接受的都是来自同侧肢体的信息。

小脑的传入通路

传入小脑的纤维来自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1)大脑皮质的几乎所有区域;2)前庭、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系统;3)脑干核团;4)脊髓。
(下图为多种传入纤维在小脑的躯体皮层定位分布)


小脑的血供

小脑的血液供应来自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三大分支:小脑下后动脉(PICA)、小脑下前动脉(AICA)、小脑上动脉(SCA)。PICA起自椎动脉,AICA和SCA起自基底动脉。


共济失调的错误定位及临床意义

共济失调经常由小脑传入和传出通路受累、小脑外病变引起。即使小脑半球没有受累,小脑脚、脑桥、前额叶皮质病变也能产生严重的共济失调。

1.闭目难立征阳性,直线行走不能,指鼻试验阳性,反跳试验阳性伴有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和吟诗样/爆发样语言,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多见于小脑病变、小脑占位等。

2.闭目难立征阳性,有踩棉花样。睁眼时减轻,暗处加重,为感觉性共济失调,多见于脊髓型遗传型共济失调,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结核等。

3.站立不稳,直线行走不能,行走时向患侧倾斜,伴有眩晕、呕吐,为前庭性共济失调,多见于前庭神经炎。

4.步态不稳,体位性平衡障碍伴有额叶症状,为额叶性共济失调,多见于额叶或额桥小脑束受损。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神经解剖

306内容2085阅读

进圈子
所属话题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