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展播
病例信息
患者:男,61岁。
主诉:反复一过性左侧肢体乏力一月,加重一周。
简要病史:患者近一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一过性左侧肢体乏力症状,近一周发作频繁,持续约数分钟到数小时。无头昏、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饮水呛咳、胸痛、失语、发热、咳嗽、腹泻、意识障碍等,一直未在意及诊治,在家休息后感症状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 有2型糖尿病病史,口服西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一般;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新型冠状接触史。
外院影像留存


2023年05月29日CT。
重要影像结论: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建议必要时MRI检查。
入院查体
专科查体:言语清晰,行动如常,肌力5级,瞳孔正常,对光反射灵敏,神经系统评分:NIHSS 0分,mRS 1分。
入院影像检查




DWI
ADC



T1 Flair
T2
T2 Flair
重要影像结论:头MRI示:1、双侧额叶、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脱髓鞘病变;筛窦炎。2、DWI未见急性梗死。



DSA
重要影像结论:全脑DSA示:右侧颈内动脉C5段狭窄80%。
初步诊断
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
术前讨论
经皮右侧颈内动脉C5段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1、患者为TIA(右侧颈内动脉)。
2、全脑DSA术示:右侧颈内动脉C5段狭窄80%。
3、病变部位为责任血管。
右侧颈内动脉C5段重度狭窄,病变长度3mm,远端直径2.8mm,距离眼动脉较近。现予以颅内球囊预扩张,再根据情况是否置入支架。
出血(√);夹层( √);开通失败(√);其他( 穿支血管闭塞、高灌注、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血管破裂等)。
手术使用耗材
治疗过程

术后影像及检查
影像结论:术后造影,未见造影剂外渗及栓塞事件发生。
影像结论:术后脑CT未见颅内出血及新发脑梗死。
病例信息
患者:男,62岁。
主诉:间断右侧肢体乏力半年。
简要病史:患者近半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右侧肢体乏力症状。无头昏、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饮水呛咳、胸痛、失语、发热、咳嗽、腹泻、意识障碍等,一直未在意及诊治,在家休息后感症状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未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尚可;有脑梗死病史,目前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有肝功能不全病史;否认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自诉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史;否认近期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
专科查体:言语清晰,行动如常,肌力5级,瞳孔正常,对光反射灵敏,神经系统评分:NIHSS 0分,mRS 1分。
入院影像检查


T1
T2 Flair
重要影像结论:头MRI示:1、脑干、左侧小脑、双侧额顶叶、双侧颞叶、双侧岛叶、胼胝体、右侧丘脑、双侧基底节区、双侧放射冠区、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侧脑室周围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缺血灶,部分软化灶伴胶质增生。2、脑白质病变、双侧大、小脑萎缩。



DSA
重要影像结论:全脑DS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狭窄率90%。
初步诊断
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
术前讨论
经皮左侧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
1、患者为TIA(左侧大脑中动脉)。
2、全脑DSA术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狭窄率90%。
3、病变部位为责任血管且CTP提示低灌注。
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病变长度15mm,远端直径3.0mm。现予以球囊预扩张,再置入3.0*21mm支架。
出血(√);夹层(√);开通失败(√);其他( 穿支血管闭塞、高灌注、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血管破裂等)。
手术使用耗材
治疗过程
长鞘及支撑导管到位。
导丝通过病变部位,予以白驹®颅内球囊预扩张。
支架微导管通过病变部位。
逐步回撤支架微导管予以释放支架。
支架释放。
术后影像及检查
影像结论:术后造影,未见造影剂外渗及栓塞事件发生。
影像结论:术后脑CT未见颅内出血及新发脑梗死。
血管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在症状性前循环血管狭窄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脑血管灌注,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复发。
我们的经验:
手术中颅内球囊的“慢打、慢放”能有效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1ATM/30-60s充盈球囊,负压操作缓慢泄压。
根据不同病变情况灵活选用球扩支架和自膨支架。
术后血压及气道管理等。
程伟
武汉市普仁医院
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湖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委员会委员
武汉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组委员
武汉市医学会神经血管介入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理事
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委员
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追查及治疗,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

武汉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是青山区最大的神经系统疾病专业诊疗中心, 2015年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6年被评为武汉市重点专科和湖北省重点专科,2021年通过复评蝉联湖北省重点专科。科室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7名,其中博士3人,硕士生导师5人。多人在国家和省级学会担任学术职务。近年来科室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卫健委、市卫健委、冶金医学课题10余项,每年主持国家、省级、市级继教项目2-3项。在SCI及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荣获冶金医学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科室主要业务范围及特色技术包括:
1、脑血管病的规范诊疗及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的介入治疗,目前我院卒中中心为青山区唯一的一家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多项关键指标名列全省前列;
2、眩晕与前庭疾病诊疗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前庭功能检查设备,主治病种:前庭性偏头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前庭阵发症等;
3、睡眠医学中心,可针对多种睡眠障碍性疾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CBTI治疗等;
4、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病诊疗中心,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及扭转痉挛、舞蹈病等各种肌张力障碍,与神经外科联合进行帕金森的药物及DBS手术治疗;
5、痴呆与神经心理诊疗中心,开展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状态等多种疾病的规范诊疗;
6、癫痫的常规脑电图及视频脑电图检查与药物治疗;
7、周围神经及神经肌肉亚专业可开展肌电图、肌肉神经活检及药物治疗;
8、头痛亚专业对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可开展常规药物及肉毒素注射等治疗;
神经免疫及中枢神经感染亚专业对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重症肌无力、各种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作线上专业交流
本内容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讲课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非通桥医疗推广产品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