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公众号:蛛丝马迹学影像
鞍旁T2暗征:垂体周围和海绵窦低信号,渐进性强化,但低于垂体;原因可能是淋巴细胞和纤维化含量高。
多数作者认为该征是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典型征象,但并非特异,该征还见于:神经结节病;Tolosa-Hunt综合征(痛性眼肌麻痹); 韦格纳肉芽肿病; IgG4 相关疾病;淋巴瘤等。
例一:
女,60岁,头痛和垂体功能减退。病理证实为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性垂体炎。T2WI显示垂体周围和双侧海绵窦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例二:
女,40岁, 头痛、疲劳和嗜睡。她的实验室检查显示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降低,FSH和LH水平正常。
T2WI显示垂体周围低信号,T1信号略低,垂体后叶T1高信号消失,垂体柄增粗,增强扫描鞍旁T2暗区渐进性强化,但强化幅度低于正常垂体实质,垂体前方可见脑膜尾征。
除鞍旁T2暗征以外,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还可见如下典型征象:
* 垂体后叶高信号缺失
* 垂体柄增粗
* 垂体增大,均匀增强,无局灶性病变
* 硬脑膜尾征
慢性期垂体萎缩,表现为空泡蝶鞍。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30 岁女性因烦渴和多尿就诊。垂体大小正常,垂体柄增粗,治疗后垂体柄逐渐缩小(中间图5年,后图12年随访)
垂体炎除淋巴细胞性之外,还有:肉芽肿性垂体炎;组织细胞增多症;IgG4 相关性垂体炎;免疫治疗相关性垂体炎;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等。
垂体其他病变,请参考本公众号文章:垂体病变影像诊断要点 (qq.com)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