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5日发布 | 787阅读
肿瘤

使用[ 18F] GE180的TSPO PET信号与复发性胶质瘤的存活率相关

龚振宇

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伊萨尔河右岸医院

徐涛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的Albert团队为了更好地在活体中观察TSPO的表达,使用了多种放射性标记的TSPO配体,其中第三代TSPO放射性配体[18F]GE180,因其高结合亲和力和[18F]标签带来的合适的半衰期,特别适合临床使用。最新的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在分子定义的复发胶质瘤患者中,TSPO追踪剂摄取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发表在2023年2月的《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Quach S, et al. 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 2023 Feb;50(3):859-869. doi: 10.1007/s00259-022-06006-1. Epub 2022 Nov 4.


研究背景




弥漫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性脑肿瘤,大多数患者在初次治疗后复发风险仍然很高。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肿瘤的分子机制和预后因素,科研人员已经识别出了多种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已被纳入到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脑肿瘤诊疗指南中,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划分胶质瘤的亚类。MRI被认为是肿瘤诊断成像的金标准,而氨基酸PET扫描,特别是[18F]Fluoroethyltyrosine(FET)PET,已被证明是在描述肿瘤范围、鉴别肿瘤内部的异质性以及区分真实复发和假性进展方面非常有价值的工具。最近,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肿瘤细胞与其周围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疾病进展及治疗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与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这方面,18 kDa转运蛋白(TSPO)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因为它不仅是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神经炎症的标记,而且在高级胶质瘤中的表达也呈上调趋势。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的Albert团队为了更好地在活体中观察TSPO的表达,使用了多种放射性标记的TSPO配体,其中第三代TSPO放射性配体[18F]GE180,因其高结合亲和力和[18F]标签带来的合适的半衰期,特别适合临床使用。最新的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在分子定义的复发胶质瘤患者中,TSPO追踪剂摄取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发表在2023年2月的《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杂志。


研究方法



文章的研究对象为2016至2020年间,根据神经肿瘤反应评估标准(RANO)怀疑复发并进行[18F]GE180 PET扫描的组织学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所有的PET扫描都在Biograph 64 PET/CT扫描仪(Siemens,Erlangen,Germany)上完成。研究使用了两种PET扫描方法:[18F]GE180和[18F]FET。[18F]GE180 PET用于评估肿瘤的最大摄取值(SUVmax),而FET PET用最大肿瘤背景比率(TBRmax)来评估。MRI扫描包括钆增强T1和非增强T1、T2加权图像。在病理分析中,所有肿瘤均根据2016年WHO分类进行分类,并在本研究中根据2021年WHO分类进行了回顾性重新分类。利用焦磷酸测序法确定IDH突变状态;使用Sanger测序检测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并进行微卫星分析以检测1p19q的缺失;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测序分析对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的甲基化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



患者的中位年龄是49岁,56位(63.6%)患者为男性,32位为女性(36.4%)。42个(47.7%)肿瘤被诊断为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46个(52.3%)为IDH突变型胶质瘤。所有28个IDH突变型星形胶质瘤中,10个被归类为2021年WHO四级,17个为三级,1个为二级。18个肿瘤被分类为寡突胶质瘤,IDH突变型,1p/19q共失型;11个为WHO三级;7个为二级。


中位随访时间为15.6个月(95%置信区间(CI):13.3-18.0个月)。在59个(67.0%)病例中,通过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了肿瘤复发;在所有其他病例中,临床恶化证实了肿瘤复发。所有低级肿瘤伴随新的对比增强或新的[18F]FET增强的病例都经过组织学验证以证明或排除恶性转化。对于复发治疗,60例(68.2%)进行了放疗,其中26例(所有患者的29.5%)与化疗相结合。只进行化疗的有22例(25.0%),15例(17.0%)进行了开颅手术和肿瘤切除,3例(3.4%)接受了其它/实验性治疗,3例因临床恶化或拒绝治疗而接受了最佳支持治疗。78名患者的TSPO结合亲和力状态可用;其中,7例(9.0%)为低亲和力结合者,27例(34.6%)为中亲和力结合者,44例(56.4%)为高亲和力结合者。与此同时,研究中分析了PET扫描的SUVmax值与2021年CNS WHO肿瘤分级的关联。结果显示,SUVmax值与肿瘤的分级有关联,但在复发的IDH-突变型和IDH-野生型肿瘤之间并未发现显著差异。


在所有42名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3名SUVmax低于中位数的患者和2名SUVmax高于中位数的患者进行了开颅手术和肿瘤切除作为其复发治疗(p=0.89)。在IDH突变型肿瘤患者中,7名SUVmax低于中位数的患者和3名SUVmax高于中位数的患者进行了开颅手术和肿瘤切除(p=0.36)。IDH-野生型和IDH突变型肿瘤的SUVmax低于或高于中位数的患者之间的全身复发后治疗并无差异(p=0.22和p=0.30)。


总体而言,[18F]GE180 PET在复发时的摄取强度与患者的预后高度相关:低SUVmax(≤1.68;中位数分割)的患者比高SUVmax的患者存活时间长三倍以上(中位复发后生存时间(PRS)41.6 vs. 12.6个月;p<0.01)。此外,低SUVmax的治疗失败时间(TTF)显著长于高SUVmax(14.9 vs. 6.2个月;p<0.01)。在单变量分析中,其它显著因素是IDH突变状态和CNS WHO 2021年TTF分级(两者p<0.01)和PRS(p<0.01和p<0.01)。在包括CNS WHO 2021分级、IDH状态和年龄的多变量分析中,SUVmax仍然是PRS(p=0.03)和TTF(p=0.03)的独立显著因素,而CNS WHO 2021分级(p=0.02)是TTF的唯一其它独立因素。


对于复发的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后中位PRS为8.2个月,中位TTF为6.1个月。在IDH突变型肿瘤患者中,低SUVmax与复发后显著长的PRS和TTF相关,而IDH-野生型肿瘤患者没有这种相关性。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含 [18F]GE180的TSPO PET是一种用于预测复发性IDH突变型和IDH野生型胶质瘤患者的预后的具有潜在价值的影像学工具。但是TSPO PET作为个性化指标,其生物学背景和实用性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证明和阐释。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