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者:张全斌,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本文为方便读者阅读,仅做简要整理
完整学习请以视频为主


颈动脉慢性闭塞(COICA)定义:
首次经CTA,MRA或DSA诊断为ICA完全闭塞一个月 (>3周)以上,根据闭塞长短分型,分为短闭塞型 (short-occlusion type)和长闭塞型(long-occlusion type)
短闭塞型:
从CCA分叉部开始,最远不超过ICA颈段的闭塞
长闭塞型:
从CCA分叉开始,闭塞延申至ICA海绵窦段,甚至ICA分叉部


1.因脑组织低灌注导致头晕、黑蒙、反应迟缓、认知损害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2.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研究表明,即使最住药物治疗,每年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5-7%; 而卒中和死亡的风险高达9%左右


虽有一些零星报道认为针对COICA实施血流重建治疗有效,但目前国内外各大指南都不推荐实施闭塞血管的开通,包括介入、外科手术或两者的结合,理由如下:
1.介入开通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成功开通率较低,直接阻碍了RCT研究的开展
2.外科搭桥 (ECA-ICA)虽然进行了RCT研究(COSS study)却没有显示手术获益
当然也没有禁止!


1.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
2.如何降低手术并发症,尤其严重并发症


1.有症状,包括头晕,黑蒙,认知障碍,TIA,缺血性卒中事件
2.CTP,MRI,MRP,DSA等显示COICA同侧的低灌注状态
3.症状与COICA相关

COICA的介入开通:
我怎么做?

把握两大原则:
1.逆向开通原则:
最大可能地避免术中栓塞事件。
2.充分同轴原则:
可以把6F的中间导管和6F长鞘上得足够高,尽可能接近正常管腔




1.同轴组合突破颈动脉残端 (”踹门”)
2.点35泥鳅导丝(或硬导丝)探路,同轴系统的导管跟进其中6F中间导管送至海绵窦段,6F长鞘送至岩骨段
3.超选远端正常管腔(由微导管+微导丝组合完成)
4.点14长导丝交换
5.球囊逆向扩张,检查返流血状态,根据管腔狭窄和管壁情况决定是否贴支架 (EP2)
6.经长鞘释放保护伞,长鞘下撤至颈总动脉,完成ICA全程开通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