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1日发布 | 3092阅读

【中国声音】烟雾血管病的个体化评估及精准搭桥的应用

张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雷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顾宇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毛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第一作者:张鑫,雷宇

通讯作者:顾宇翔,毛颖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Zhang X, Lei Y, Su J, Gao C, Li Y, Feng R, Xia D, Gao P, Gu Y, Mao Y. Individualised evaluation based on pathophysiology for moyamoya vasculopathy: application in surgical revascularisation. Stroke Vasc Neurol. 2023 Aug 30:svn-2023-002464. doi: 10.1136/svn-2023-00246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640496.



引 言



尽管颅内外血流重建手术是治疗烟雾血管病(MMV)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相对较高。众多研究证实,受体血管的选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搭桥手术后血流动力学的重塑模式,进而影响功能重建效果和临床预后。然而,当前颅内外血流重建术中受体血管筛选仍然缺乏客观有效的依据。


2023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顾宇翔教授团队在中国卒中学会官方期刊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Q1)发表了题为《Individualised evaluation based on pathophysiology for moyamoya vasculopathy: application in surgical revascularisa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基于“血管-灌注-代谢-功能”这一MMV病理生理轴的个体化评估体系,通过多模态神经影像融合技术,在术前定位MMV患者脑血流重建目标区域,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术中受体血管选择和术后并发症预测体系。从而有效降低MMV脑血流重建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方 法



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来自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成年MMV患者资料。包含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多模态神经影像用于个体化评估的疾病严重程度,并融合以定位手术区域,规避既往梗塞区域,发掘备选的受体血管。术中通过评估局部血流动力学和皮层电生理信息,进一步选择目标受体动脉,并在吻合前后的对比二者的变化率,与辅助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关联性分析。并比较接受这种改良搭桥手术患者群体和传统手术的30天临床预后和中长期随访结果。

结 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多模态影像指导下的颅内外血流重建患者在总体术后并发症率方面显著低于传统搭桥组,特别是对于术后新发梗塞和高灌注综合征方面,这种个体化评估体系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团队不仅建立了针对MMV患者个体化评估流程和改良脑血流重建方法,也率先提出了基于“功能重塑”的“血流重建”理念,为脑血流重建的理念革新奠定了基础。


此外,研究团队对精准脑血流重建患者群体的脑血流灌注-脑代谢水平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发现了“灌注-代谢不匹配”这一现象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从而为进一步探索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半暗带”理论,筛选脑血流重建的获益患者群体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毛颖院长的指导与支持,在承接脑血流重建“华山术式”的基础之上,顾宇翔教授团队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对烟雾血管病进行结构与功能的个体化评估,并在国内较早提出“精准脑血流重建”这一理念。研究团队长期以来协同放射科、核医学科、神经内科及康复科等相关科室,开展了以“烟雾血管病”为中心的一系列研究。未来还将以多学科融合协作为核心,进一步推进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科研探索。


通讯作者简介



顾宇翔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神经外科副主任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执行院长

目前主要从事应用血管内介入、显微外科及复合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的临床诊治工作,同时开展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应用研究

目前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卒中分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及“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等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项

毛颖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华山)执行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外科常务副主任

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上海市脑功能重塑和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