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病例由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陈屹教授和黄璞教授将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应用于患者左侧颈内动脉C6段多发动脉瘤,对于载瘤动脉进行重建,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达到动脉瘤瘤体内血液滞留和血栓形成的目的,以期实现动脉瘤的完全闭塞和治愈。

主诉:因反复胸闷、气喘、心悸8年余,再发伴行走不稳2天。
现病史:患者于2020年8月27日于我院行全脑造影检查示多发动脉瘤(左侧颈内动脉C6段),当时予以观察处理,今因身体不适来院复查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动脉瘤瘤体增大。
既往史:高血压病、脑动脉瘤、高脂血症家族史。
入院查体情况:查体:体温:36.2℃,呼吸:20次/分,脉搏:78次/分,血压:168/89mmHg,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未触及震颤及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心律齐,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前区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实性心律,ST-T改变。双肾未见明显异常。颈椎磁共振:颈椎退变;C3-7椎间盘突出。颈动脉CTA+胸部CT:左侧颈内动脉C6段小动脉瘤;颈部、颅内动脉轻度硬化;右侧颈内动脉虹吸段钙化性斑块,管腔未见明显变窄;左颈总动脉近端非钙化性斑块形成,局部管腔轻度狭窄;左椎动脉V4管壁见非钙化斑块,管腔中度狭窄;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管壁见混合斑块,管腔轻度狭窄;颅脑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CT及DSA检查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C6段有一宽颈动脉瘤,且眼动脉处还有一小型动脉瘤。

术前测量动脉瘤大小约4.82mm*3.35mm,预计覆盖动脉瘤瘤颈所需密网支架长度需至少23.5mm。

左侧颈内动脉C6段多发动脉瘤。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术。
5F-MPA 125cm造影导管 6F-90cm长鞘 6F-115cm中间导管 Synchro-0.014in*200cm微导丝 泰杰TJMC18 plus支架微导管 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4.5-18(预期血管内直径和长度4.0mm*24mm)

患者仰卧位,麻醉到位,常规腹股沟区消毒铺无菌巾,右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并完成全脑血管造影。
6F长鞘和6F中间导管同轴建立稳定通路,路图下选择合适工作角度,以Synchro®-14微导丝携TJMC18 plus支架微导管经中间导管顺利进入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支架微导管到位后,撤出微导丝。

然后将预期血管内直径和长度为4.0mm*24mm的Nuva®密网支架沿着支架微导管向上输送至动脉瘤瘤颈远端合适的位置。
【支架输送到位】
缓慢回撤微导管,首先可见Nuva®输送导丝远端显影弹簧露出;继续缓慢回撤,经过释放缓冲区后,慢慢可见Nuva®装置开始从微导管中释放;此时控制微导管回撤速度,当Nuva®装置在远端打开类似“V”型的喇叭口状时停止回撤微导管,此时将微导管与输送系统整体回撤,调整支架至预期远端合适的着陆点,顺利完成Nuva®的远端定位。
【密网支架尾部释放】



【术后造影】
术者简介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