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5日发布 | 750阅读

【精选编译】静脉溶栓增加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首过效应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文佳

海军总医院

邢鹏飞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本次王文佳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静脉溶栓增加机械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首过效应》,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日本虎之门医院的Yuki Kamiya等对SKIP研究的数据进一步分析,探究IVT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行MT治疗时FPE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23年7月的《Stroke Vasc Interv Neurol》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Yuki Kamiya, et al. Stroke Vasc Interv Neurol. 2023;0:e000577. doi:10.1161/SVIN.122.000577.】



研究背景


机械取栓(MT)是治疗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疗法。首过效应(FPE)被定义为使用器械一次通过实现完全血管再通,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MT治疗中被认为是良好临床结局的预测因素和判断取栓成功与否的新标准。已有研究表明影响FPE的因素有:年龄、性别、闭塞部位、麻醉方式、使用球囊导管及推挤技术等。然而,使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IVT)是否影响接受MT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FPE尚不清楚。来自日本虎之门医院的Yuki Kamiya等对SKIP研究的数据进一步分析,探究IVT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行MT治疗时FPE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23年7月的《Stroke Vasc Interv Neurol》上。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SKIP(急性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直接行机械取栓)研究的事后分析。SKIP研究是日本23家医院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通过网络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本研究病例根据SKIP研究中病例随机分组结果进行分组:仅接受MT治疗和接受MT+IVT联合治疗(阿替普酶0.6mg/kg)。评估两组病例FPE的发生率(第一次MT后实现改良的脑缺血治疗评分为2c或3);同时还进行亚组分析,以更深入地研究IVT与FPE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SKIP研究共入组204例,其中24例因未接受MT而被本研究排除。本研究共纳入180例,其中91例仅接受MT治疗,89例接受MT+IVT联合治疗。共有56例(31.1%)实现了FPE。接受MT+IVT治疗的病例中FP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仅接受MT治疗的病例(分别为39.3%与23.0%,P=0.02)。在亚组分析中,IVT明显增加了女性病例MT治疗的FPE比例;此外,IVT还明显增加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闭塞、血管高密度征及发病至就诊时间>100分钟等病例MT治疗FPE比例。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人群中,使用阿替普酶(0.6mg/kg)行IVT可以提高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MT治疗的FPE比例。



关注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与不完全取栓再通术后延迟再灌注的关系


静脉溶栓后在血管内治疗中动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评估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卒中机械取栓前静脉溶栓对血凝块存活率的影响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王文佳 医师


审 校




邢鹏飞 副主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