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分期主要依据于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是否累及周围脑组织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
WHO分级系统:根据肿瘤病理学特征将胶质瘤分为Ⅰ-Ⅳ四个级别,分别代表良性至恶性程度逐渐加重。
1.I级胶质瘤:也称为低恶性度胶质瘤,对生存率影响较小,一般手术切除即可治愈。
2.II级胶质瘤:也称为中等恶性度胶质瘤,可能会有复发和转移,需要联合放疗或化疗。
3.III级胶质瘤:也称为高恶性度胶质瘤,常常侵袭周围正常脑组织,预后较差,通常需要手术、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
4.IV级胶质瘤:也称为最高恶性度胶质瘤(GBM),生长速度快,预后极差,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
TNM分期系统:将胶质瘤分为T(原发肿瘤)、N(淋巴结转移)和M(远处转移)三个部分进行分期。
1.T分期:T表示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T1代表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T2代表肿瘤直径大于3厘米或者在脑干等位置。T3代表肿瘤已扩散到其他脑部区域,T4代表肿瘤侵入颅外结构。
2.N分期:N表示淋巴结转移情况。N0代表没有淋巴结转移,N1代表有淋巴结转移。
3.M分期:M表示远处转移情况。M0代表没有远处转移,M1代表有远处转移。
RTOG分级系统:依据肿瘤大小、位置、年龄、神经功能等因素进行分级。
1.分级I: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并且位于非关键区域,且患者神经功能正常。
2.分级II:肿瘤直径大于4厘米或者位于关键区域,但未压迫重要血管和组织,且患者神经功能正常。
3.分级III:肿瘤位于关键区域,且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
4.分级IV:肿瘤位于关键区域,且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
简化分期系统:根据手术可切除程度将胶质瘤分为Ⅰ-Ⅳ四个阶段,其中Ⅰ-Ⅲ阶段又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进行次分期。
1.Ⅰ期:完全切除的肿瘤,且没有侵犯重要脑部结构。
2.Ⅱ期:部分切除的肿瘤,或完全切除的肿瘤侵犯了一些重要脑部结构。
3.Ⅲ期: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或完全切除的肿瘤侵犯了多个重要脑部结构。
4.Ⅳ期:有远处转移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