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3日发布 | 317阅读
颅脑和脊柱畸形

减少腰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生理盐水冲洗量

胡柯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江伟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国台湾省台北市阳明桥东大学医学院台北荣民总医院骨伤科的Wei Hsiung等开展退行性椎管狭窄患者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伤口的冲洗液用量对患者进行分组,评估术中冲洗不足是否可能是SSI的风险因素,试图找到预防术后SSI的生理盐水冲洗的最佳用量。结果发表于2023年7月《The Spine Journal》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Hsiung W, et al. Spine J. 2023 Jul 19;S1529-9430(23)03278-3. doi: 10.1016/j.spinee.2023.07.011.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腰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可能影响患者临床预后和增加医疗费用。既往研究发现,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后入路、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和超过2个节段等。临床上,普遍使用生理盐水(NS)冲洗伤口,稀释伤口内微生物数量,减轻感染的发生率,这种方法对于各种类型的手术伤口都是安全的。然而,在择期腰椎手术中,对不同大小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的有效性、预防SSI的作用和最佳用量尚未有结论。中国台湾省台北市阳明桥东大学医学院台北荣民总医院骨伤科的Wei Hsiung等开展退行性椎管狭窄患者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伤口的冲洗液用量对患者进行分组,评估术中冲洗不足是否可能是SSI的风险因素,试图找到预防术后SSI的生理盐水冲洗的最佳用量。结果发表于2023年7月《The Spine Journal》在线。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者的科室指南,所有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和术后护理均相同。记录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手术参数。主要研究结局指标,包括浅表伤口感染、深部感染和总体感染。浅表或深部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是依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SSI标准。在最终随访时,通过Bridwell分级系统分析脊柱融合状态,患者自我报告结果、视觉模拟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作为临床结局指标。


研究结果



研究者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间的444例1-5节段开放性脊柱融合术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193例采用手动皮球冲洗器患者为B组,冲洗生理盐水2000mL;251例使用脉冲式电动冲洗装置患者为P组,所用生理盐水>6000mL。研究发现,B组总体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4.66%,P组为1.59%。单变量分析显示,感染发生与糖尿病和每小时冲洗量显著相关,与年龄、BMI、吸烟、手术持续时间、融合节段或失血量无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44.1%;确定术中具有显著性意义(p=0.033)的最佳冲洗量为1400mL/小时,其比值比为9.284(95%CI,1.2-72.0)。分析手术因素时发现,感染患者的术中冲洗量明显少,糖尿病患者和每小时冲洗NS量少于1400mL的患者发生SSI可能性大。

研究结论



研究者认为,糖尿病和术中手术部位生理盐水冲洗量低是退行性腰椎手术后SSI 的风险因素。建议每小时使用1400mL以上的生理盐水进行伤口内冲洗。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