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孙博文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含镍装置在镍过敏患者脑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美国凤凰城巴罗神经外科研究所的Baranoski JF等回顾有镍和其他金属过敏记录的患者接受含镍装置进行脑血管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结果,相关内容已于2023年7月在线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摘自文章章节
【REF: Baranoski JF,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3 Jul 20. doi: 10.3174/ajnr.A7936.】
镍超敏反应是最常见的金属过敏类型,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0%~15%,主要影响女性患者。许多新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装置,包括含镍钛诺的血流导向装置、自膨胀支架和囊内闭塞装置,都会用到镍。由于这些装置使用越来越频繁,所以有必要阐明当它们用于镍和其他金属过敏的患者时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对风险。心脏治疗相关回顾性研究文献显示,镍过敏与支架内狭窄发生率增加有关,对于有金属过敏记录的患者中使用这类装置的风险仍让人担忧。在脑血管相关文献中,一些报告记录了可能的相关并发症,而另一些报告在该患者群体中没有严重的不良后果。在本文中,来自美国凤凰城巴罗神经外科研究所的Baranoski JF等回顾有镍和其他金属过敏记录的患者接受含镍装置进行脑血管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结果,相关内容已于2023年7月在线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使用前瞻性收集的血管内治疗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确定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受永久性植入含镍装置治疗的镍过敏或其他金属过敏患者。该研究获得了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由于该研究的回顾性性质和参与者的低风险,豁免了参与研究的知情同意要求。所有患者对其治疗均签署事先知情的书面同意。从数据库中,研究者提取了人口统计学、临床和放射学数据,包括血管造影结果、药物、并发症以及随访的临床和放射学结果。
7例对镍和/或其他金属过敏患者接受了9个含镍装置的治疗。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没有患者接受皮质类固醇或抗组胺药治疗。所有患者的平均临床随访时间为22.8个月(范围10.5~38.0个月),无患者出现镍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所有患者的平均影像随访时间为18.4个月(范围2.5~37.5个月),结果显示:靶向血管病变得到成功治疗,无支架内狭窄或其他过敏或超敏后遗症发生的迹象。
在这个小病例系列中,7例有镍和/或其他金属过敏记录的患者使用含镍装置对脑血管病变进行血管内治疗,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后果,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不过,对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仍有必要。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孙博文 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 校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