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寄语
Fluxcap®球囊导引导管 8F外径下拥有0.087in大内腔,可以很好地兼容8F短鞘与市面上所有的6F中间/抽吸导管,且远端柔软高到位,近端强支撑,拥有可以媲美导引导管/长鞘的性能。球囊导引导管的球囊未充盈首先需要是一款性能优异的通路产品,其次球囊充盈后需要有较好的顺应血管变化的能力,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好的贴合血管,实现前向血流的封堵。
保护装置目前主要有球囊导引导管近端保护与传统保护伞远端保护,但对于颅内段病变这两种器械由于到位性问题都不适用。REOPENS技术主要是利用Syphonet®取栓支架头端封闭抓捕篮、高到位、输送导丝兼容颅内外扩张球囊的特点,探索Syphonet®取栓支架抓捕篮作为颅内外长节段非急性期闭塞开通的远端保护装置的可行性的技术,旨在讨论将Syphonet®取栓支架作为颅内病变远端保护装置的意义。
本期「嘉介谈」邀请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王本孝,分享Fluxcap®球囊导引导管联合REOPENS技术处理颈内动脉闭塞一例,精彩不容错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产品详情

病例简介
01 患者基本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7岁。
主诉:言语不清1月,于7月15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出现言语不清,表达不清晰,无肢体无力,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未重视就诊,现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有吸烟史30年,20支/天。
查体: 神清,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光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稍浅,口角左歪,伸舌右偏,双侧上下肢体肌张力正常,双侧上下肢体肌力5级,双侧Babinski征阴性。NIHSS评分:2分(面瘫1分,构音1分),病前mRS评分:0分,洼田饮水分级:1级。
02术前影像资料




DS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通过眼动脉向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代偿;右侧后交通开放,向右侧颈内动脉代偿;前交通开放,左侧大脑前动脉通过前交通供应右侧大脑前动脉血供。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03 术前讨论
右侧颈内动脉闭塞(非急性)
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高血压病3级(高危)
2型糖尿病
患者有缺血症状
患者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右侧大脑半球广泛低灌注表现
手术适应症明确,行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开通术
04 术中的介入器械选择
8F 90cm Fluxcap®球囊导引导管
6F 115cm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
6.0*35mm Syphonet®取栓支架
3.0*20mm 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
微导丝
3.0*15mm APOLLO球扩支架
05 手术过程
8F 90cmFluxcap®球囊导引导管到位,微导丝微导管穿越闭塞段后引入6.0*35mm Syphonet®取栓支架在颈内动脉末端释放,足量足压力造影。

沿Syphonet®取栓支架导丝引入3.0*20mm 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从颈内动脉由远及近扩张。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沿Syphonet®取栓支架支架导丝上行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反复抽吸,有大量血栓抽出,足量造影,颈内动脉内无血栓影,回收支架后,再次造影发现颈内动脉C4段夹层。

取出的血栓。


在颈内动脉C4段释放3.0*15mm APOLLO球扩支架后,正侧位造影观察后结束手术 。




06 术后情况
术后CT:右侧大脑半球有造影剂外渗,与梗死部位相对应。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未加重;继续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病例总结
//
REOPENS技术,是利用Syphonet®取栓支架头端封闭抓捕篮、高到位、输送导丝兼容颅内外扩张球囊的特点,在颅内实现有效的远端保护,可以:
1.实现术中足量、足压力造影,鉴别闭塞段内不同部位的不同病变性质,从而可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精准化的治疗措施;
2.减少手术时间与射线照射时间;
3.降低血栓逃逸至远端细小分支血管的风险,大大提高取栓成功率、降低取栓时间,改善预后。
该病例结合了Fluxcap®球囊导引导管与REOPENS技术的共同应用,两手准备近端远端可以同时起到保护作用:在将Syphonet®取栓支架在病变远端释放作为保护后,由于其输送导丝足够细拥有较好的器械兼容性,可以在病变部位进行球囊成形、支架成形、导管抽吸、足量造影等,相对以往提高了安全性。万一发现了逃逸,近端充盈球囊导引导管也可以较为从容地进行处理。
术者信息
王本孝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
脑血管病科主任,神经病学硕士,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及急性脑梗死的机械取栓、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
《安徽医药》杂志的审稿专家,在神经病学专业杂志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7篇,主持蚌埠医学院自然基金项目课题1项,宿州市科技局课题3项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