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临床神经科学中心神经外科的Carlo Serra等系统地阐述中脑胶质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和结果,详细报告肿瘤病理学和长期临床预后。为规范中脑胶质瘤的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发表于2023年7月的《J Neurosurg》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Serra C, et al. J Neurosurg. 2023 Jul 21:1-12. doi: 10.3171/2023.5.JNS222219.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脑干手术是神经外科中最艰巨的挑战之一。病变的部位和组织病理学是手术决策的关键。目前文献中缺乏有关中脑胶质瘤的可靠数据。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临床神经科学中心神经外科的Carlo Serra等系统地阐述中脑胶质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和结果,详细报告肿瘤病理学和长期临床预后。为规范中脑胶质瘤的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发表于2023年7月的《J Neurosurg》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2006年3月至2022月6月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中脑胶质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中脑胶质瘤的生长模式和位置(如被盖、中脑中央结构和顶盖),术前MRI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确定的纤维束位置和移位情况,选择以下入路:经侧裂入路(transsylvian,TS)、极前半球间经胼胝体入路(extreme anterior interhemispheric transcallosal,eAIT)、后半球间胼胝体压部下经小脑幕入路(posterior interhemispheric transtentorial subsplenial,PITS)、旁正中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paramedian supracerebellar transtentorial,PST)、正中小脑上入路(perimedian supracerebellar,PeS)、对侧正中小脑上入路(perimedian contralateral supracerebellar,PeCS)和经蚓垂扁桃体裂入路(transuvulotonsillar fissure,TUTF)。根据标准方案收集临床和放射学数据,并报告描述性统计数据。主要结局指标是全切除率、切除范围、并发症,出院时、3个月后和最后一次随访时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