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州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神经科的Alexandra M. Miller等研究使用经临床验证的脑脊液细胞游离DNA测序,可作为侵入性最小的分子诊断方法。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的《Neuro-Oncolog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iller AM, et al. Neuro Oncol. 2022 Oct 3;24(10):1763-1772. doi: 10.1093/neuonc/noac035.】
研究背景
目前,安全地采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进行诊断,常常有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对儿科患者,因此需要开发侵入性小的诊断方法。美国纽约州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神经科的Alexandra M. Miller等研究使用经临床验证的脑脊液细胞游离DNA(cfDNA)测序,可作为侵入性最小的分子诊断方法。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的《Neuro-Oncology》杂志。
研究方法
研究者收集临床脑脊液样本作为诊疗材料,并向临床医生和患者/家属报告测序结果。该研究纳入45例儿童和青少年及年轻成人(AYA)患者,其中儿童25例和AYA 20例;包含64个脑肿瘤的脑脊液样本,涵盖12种组织病理学亚型,包括10例高级别胶质瘤、10例髓母细胞瘤、5例松果体母细胞瘤、4例低级别胶质瘤、4例弥漫性软脑膜神经胶质瘤(diffuse leptomeningeal glioneuronal tumor,DLGNT)、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和5例其它类型肿瘤。在64个样本中,检测到30个(46.9%)体细胞突变。在45例患者中至少有一个样本检测出突变(46.6%)。脑脊液cfDNA阳性与收集时存在播散性疾病患者的样本呈强相关性,播散性疾病患者的阳性样本占81.5%。未检测到脑脊液cfDNA阳性与患者疾病进程中采集脑脊液的时机相关。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支持在上述人群中更广泛地实施临床脑脊液cfDNA测试,以改善儿科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