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9日发布 | 72阅读

【学术报告整理】痴呆及相关癜痫脑电特征及诊疗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邓钰蕾主任医师

邓钰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达人收藏

脑医汇,由外而内,融“汇”贯通

本文带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邓钰蕾主任医师在<第十二届东方神经病学会议·癫痫及发作性疾病论坛(二)>分享的《痴呆及相关癜痫脑电特征及诊疗进展》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点击查看 录播视频


AD合并癫痫概述

AD中癲痫样发作观察的历史

1907年首例报道51岁女性,讲行性记忆和语言能力丧失,病情逐渐恶化、4年半后死亡,病解发现脑萎缩、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改变。

1911年第二个病例(Johann F.)中提到了痫样发作

1962《老大脑》(艾里森)

“短暂的无疑是或类似梦境的状态”

“少数病例中运动障碍被认为是癫痫样惊厥的残余”

“晚期,癫痫样发作和肌肉抽搐”

AD中EP的发病率及患病率

•  英国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的(一项病例对照究):AD患者的癫痫发病率为5.6/1000人/年,而非痴呆为0.8


•  一项回顾报道:AD后癫痫发作的累积患病率为13.4%(n=1320)


•  一项来自台湾的基于人群的酬究中,4.7%的AD患者(n=937)在4年多的平均随访时间内出现癫痫发作

AD合并EP孰先孰后?

•  认知损害→EP发作: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报告,AD发病和癫痫发作之间的平均时间为3.3年(0.4至9.3年),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为3.4年


•  EP→认知损害

新诊断AD(n=177)进行的一项为期六年的临床研究:在AD诊断时,6.8%有癫痫发作,其中3.4%(一半患者)除AD外无法确定癫痫发作的原因。

一项回顾性研究,癫痫发作早于AD认知症状前4.6年(中位数2.0)

AD和EP基因生物信息学和分子通路研究

结果:17个AD和EP共通基因构建的调控网络的拓扑分析表明,TF-FOXC1和miRNA-has-mir-335-5p可能是AD和癫痫患者基因表达的重要共同调控因子。

AD合并EP与基因研究

•  早发性AD癫痫患病率高


•  家族性AD癫痫患病率高(E280A PS1突变EP达到45%,APP重复惠者的发病率约为60%),在PS1中,五个特定结构域与较高的癫痫发作风险相关


•  ApoE4等位基因:非癫痫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一组病理证实的AD(n=64)中,ApoE基因型在癫痫组(n=11))


Aβ在级联早期具有致痫性


1. Aβ低聚物诱导自发癫痫样放电及临床发作

2. 致癫力取决于寡聚状态、阈值浓度、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

3. Aβ的产生是活性依赖的,并随神经元放电而持续增加

4. 癫痫样活动促进斑块沉积,改变神经元信号,促进了癫痫样活动,形成了恶性循环

晚发型癫痫中Aβ作用

晚发性癫痫(特殊亚型)病因可能与早期Aβ有关?Aβ可能在短期内促进癫痫发生,与tau积聚相互关联促进神经变性。


Aβ病理、LOEU和神经变性

不明病因迟发性癫痫(LOEU)

晚发性Aβ相关癫痫(LAβE)

AD中异常蛋白与EP相关性

AB和tau沉积、海马过度激活和EP的时间相关:海马过度激活仅限于MCI阶段,但癫痫样活动和癫痛发作可在MCI和AD的整个过程中发生。



临床特点、诊疗

早发AD的癫痫临床特点

AD患者癫痫的临床特点

•  非惊厥性发作:AD和MCI常见(难以识别:言语停止、健忘、凝视、无法解释的感觉或情绪现象,在癫痫和非癫痫AD患者中都很常见)

•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5-40%的AD患者中出现

•  肌阵挛:常见于FAD(尤其是PS1突变)及AD晚期

•  AD的癫痫型变异(epileptic variant of AD,evAD):60岁出现癫痫,五年内没有任何其他症状,直到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为散发性AD

AD伴发癫痫诊断

•  诊断困难:非惊厥发作会被认知障碍所掩盖

依赖旁观者


•  睡眠期脑电图应用不足(AD90%的癫痫样放电发生在睡眠期间)


•  何时评估癫痛样活动和无症状发作?

1. AD出现认知波动

2. 快速进行性认知下降

3. 早发性AD和肌阵挛

短暂遗忘型癫痫及AD伴发癫痫的鉴别

AD伴发癫痫的ASM治疗

•  ASM可能改善癫痫发作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  从有限的观察性研究推荐:

左乙拉西坦可能是合理选择(愤怒和攻击风险)

拉莫三嗪可能是合理选择(肌阵挛风险)


•  不适合用于AD:苯巴比妥、普米酮、苯妥英钠、丙戊酸钠、托吡醋、唑尼酰胺、维加巴坦、硫加宾、苯二氮卓类药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艾司利卡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吡仑帕奈


ASM是否改变AD的症状或病程?

AD治疗药物对EP的影响

•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癫痫阈值影响:较高的癫痫发作风险?(一项对多奈哌齐治疗癫痫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并未显示癫痫发作频率增加。)

•  美金刚在点燃大鼠模型中具有促癫痫发作和抗癫痫发作作用

•  影响癫痫阈值:抗抑郁药会降低癫痫阈值

AD伴发癫痫放电治疗?

•  更具挑战性:亚临床癫痫样活动(没有临床发作的脑EEG癫痫放电)

是否需要治疗?(EEG检测到约1/3的MCI或AD发作间期癫痫样活动)


不建议ASM经验性治疗

对沉默性癫痫发作判断(清醒时的认知波动或混乱)


脑电特征进展

癫痫和痴呆的网络水平效应

广泛的功能连接性变化甚至与局部病变相关。

即使远离EP发作区,发作间期棘波或IED也会破坏认知功能。



定量脑电图分析技术

•  功率谱分析(power spectrum analysis)

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原始时域脑电图信号(横轴时间、纵轴电压值)转换至频域(横轴频率、纵轴功率;每个频率点一个功率值)




•  功能连接分析(functional connectivity)

分析电极与电极(或脑区与脑区)之间信号的统计学关系

(相干,相位网步,格兰杰因果分析,信息论指标,同步似然率)

简单功能连接/任务态功能连接


•  微状态分析(microstate analysis)

时间序列:拓扑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后迅速转换为另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的拓扑结


功率谱密度:

MCI、AD和HC在δ和θ存在差异

wPLI测量电极对脑区间功能连接的分析

结论




1. 本研究发现与MCI和健康对照组相比,AD的θ波功率增加。

这种增加可能与定时定向、计算力和延迟回忆的损害有关。


2. 加权相位滞后指数(wPLI)可能是一种有助于AD临床诊断和早期识别的创新方法。

在早期AD患者的δ波段中观察到额叶和远处区域之间的断开,而中央和颞枕区域之间的θ波段的功能连接增加可能与海马萎缩有关。


3. 功能连接的较小的δ带和较大的θ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关于EEG在AD临床实践中的共识

电生理学专业协会(EPIA)和国际AD研究和治疗协会(ISTAART)

MCI和AD在后头部α(8-12 H2),和广泛的δ(<4Hz)和θ(4-8HZ)峰值频率、功率异常,并与AD进展和干预相关。


1.需要标准化的指导,rsEEG记录方法,以及选择无伪影的时段

2.功率密度和“相关性”rsEEG测量(例如定向传递函数,相位滞后指数、δ、θ和α频带的线性滞后连接等)可用于AD患者的分层以及疾病进展和干预的监测




•  癫痫发作在aMCI/AD早期既可存在(是一种表型?)


•  进行标准化评估和神经心理测试识别认知的变化


•  当癫痫样发作/放电导致认知障碍进展,开始ASM治疗(年龄、共病、药代动力学特征、ASM的不良影响镇静、情绪改变、运动协调障碍和认知改变)


•  对原因不明晚发性癫痫进行全面评估(认知测试和生物标志物)


•  对亚临床癫痫样活动的治疗是否可能减缓疾病进展,这是一个潜在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讲者简介


邓钰蕾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神经内科

•  痴呆及相关癜痫脑电特征及诊疗进展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生化学组 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癫痫疾病学组 委员

•  中国抗癫痫协会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康复学组 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 副组长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专委会 委员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课题,上海市自然科学课题等多项,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

点击查看 录播视频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所属话题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