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静冈公共卫生研究生院的Akinori Miyakoshi等探讨TXA降低老年人BC术后的再次手术率的作用,结果发表在2023年6月的《Neurosurger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iyakoshi A, et al. Neurosurgery. 2023 Jun 8. doi: 10.1227/neu.0000000000002558. [Epub ahead of print]】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常发生于老年人群。在日本,对有症状的CSDH都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BC)治疗。在全球范围内,需要进行再次手术的CSDH复发率为10%-29%;而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报道复发率为13.1%(8305/63358例)。有研究称,地塞米松、他汀类药物、氨甲环酸(TX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一些中药(CHMs)可用于CSDH的非手术治疗。但尚不清楚老年人使用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TXA是一种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赖氨酸结合位点可逆性结合纤溶酶原,阻止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从而阻碍纤维蛋白的活化和降解。TXA已经应用于多种出血性疾病,显示其预防作用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在CSDH腔内,炎症介质刺激血管通透性,使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从内皮细胞释放,增加纤溶酶原向纤溶酶的转化。过度纤溶导致腔内持续出血,也会致使血肿复发。因此,TXA可能抑制过度纤溶,预防CSDH术后出血。日本静冈公共卫生研究生院的Akinori Miyakoshi等探讨TXA降低老年人BC术后的再次手术率的作用,结果发表在2023年6月的《Neurosurgery》在线。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日本静冈本地人群纵向队列大型数据库,时间跨度为2012年4月至2020年9月。纳入钻孔引流术的60岁以上CSDH患者6647例,在93家医院接受BC手术。主要结果指标为再次手术,次要结果指标为死亡或血栓形成。收集术后使用TXA的数据,并使用倾向性分数匹配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6647例患者中,473例为TXA组,6174例为对照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之间的所有协变量均得到平衡。34家(36.6%)医院给予TXA治疗。TXA组384例(81.1%)每天给予750毫克TXA治疗。
在调整前,TXA组中30例(6.3%)因CSDH复发而进行再次BC术;对照组916例(14.8%)行再次BC术(相对风险=0.43;95%CI,0.30-0.61)。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TXA组30例(6.5%)因CSDH复发行再次BC术;对照组465例患者中,78例(16.8%)再次BC术(相对风险=0.38;95%CI,0.26-0.56)。中位观察期为TXA组180天(24-180天),对照组180天(7-180天)。
在调整前,观察期内TXA组24例(5.1%)患者死亡,对照组397例(6.4%)死亡(相对风险=0.79;95%CI,0.53-1.18)。TXA组66例(14.0%)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对照组1058例(17.1%)发生血栓形成(相对风险=0.81;95%CI,0.65-1.03)。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观察期内TXA组24例(5.2%)患者死亡,对照组25例(5.4%)死亡(相对风险=0.96;95%CI,0.55-1.66)。TXA组64例(13.8%)患者发生血栓形成,对照组79例(17.0%)血栓形成(相对风险=0.81;95%CI,0.60-1.09)。
使用增强IPW显著降低TXA组复发性CSDH的再次BC手术发生率(相对风险=0.43;95%CI,0.28-0.61;P<0.001)。通过改变TXA使用天数修改TXA组定义时,1天(相对风险=0.49;95%CI,0.36-0.66)、7天(相对风险=0.48;95%CI,0.35-0.66)和28天(相对风险=0.44;95%CI,0.30-0.64)时,TXA组的复发性CSDH重复BC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调整后,TXA组复发CSDH再次BC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对风险=0.44;95%CI,0.25-0.75)。两组6个月内死亡(相对风险=0.93;95%CI,0.49-1.80)或血栓发生没有差异(相对风险=0.85;95%CI,0.57-1.27)。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显示,口服TXA与再次手术率降低显著相关(OR==0.37;95%CI,0.25-0.54;P<0.0001)。
该研究表明,口服氨甲环酸降低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的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认为进一步RCT试验有助于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