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6日发布 | 1095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杰出妙计】山西首例 | Nuva®密网支架成功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

任少华

山西省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颅内动脉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7%左右,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其致死率可达40%。随着手术和介入技术的进步,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然而,颅内复杂动脉瘤(如巨大型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梭形和夹层动脉瘤等),因存在治疗过程复杂、治疗并发症率高、治疗后复发率高等特点,其血管内治疗仍是巨大挑战。近年来,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的出现,让临床医生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FD是在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流重塑装置,其出现改变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理念,将以往的囊内栓塞转向载瘤动脉的重建。由于其较普通颅内支架拥有更细密的网格以及更强的血流导向能力,所以更有利于动脉内皮细胞的移行生长及瘤颈覆盖闭合。通过FD的高金属覆盖率和高网孔率设计,对局部血流进行重塑,将载瘤动脉向动脉瘤内的冲击血流导向远端正常血管内,从而减少局部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得以改善,最终在动脉瘤内形成血栓,进而实现动脉瘤的闭塞。
FD对位于颈内动脉的巨大动脉瘤、瘤颈超过4mm的宽颈动脉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累及基底动脉的动脉瘤应慎重使用。在相关系列研究中,使用FD治疗大或巨大、复杂、易复发的动脉瘤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于宽颈、未破裂囊性动脉瘤也有较好的治愈效果。对于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常规支架辅助栓塞困难或易复发病例,可选择FD进行治疗;对于颈内动脉宽颈、多发的动脉瘤(直径<10mm),FD治疗效果较好;对于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后复发动脉瘤,可以选择FD治疗。对于大或巨大囊状动脉瘤,由于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不易达到致密栓塞,建议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或者FD治疗,位于颈内动脉的大或巨大囊性动脉瘤采用单纯FD置入治疗有比较满意的闭塞。
1.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68岁,因“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动脉瘤1周”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2.重要辅助检查结果

入院脑血管造影:

【测量动脉瘤大小】

【远近端血管直径及预估支架长度】

术前诊断: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宽颈动脉瘤。

器械准备:Synchro14导丝、6F-115cm中间导管,Echelon10栓塞微导管,弹簧圈数枚,Frepass® 18 Plus支架微导管,TJED-D-5.5-25 Nuva®密网支架

3.手术过程

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为:术前口服阿司匹林(100mg)联合替格瑞洛(90mg)持续治疗5d,血小板抑制率符合手术要求。

【团队工作掠影】

手术方案: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

手术步骤
步骤一:建立通路,泥鳅导丝配合6F颅内支撑导管到位,术中3D血管造影,再次测量相关血管数据及选择恰当工作角度。
步骤二:Frepass®支架微导管经过右侧颈内动脉至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微导管进入动脉瘤开始疏松填塞。
【术中选择合适工作位】

步骤三:沿微导管将Nuva®支架推送到位,回撤导管支架头端打开”V”型,整体回撤至需锚定位置,缓慢前推支架输送系统导丝同时回撤微导管,注意支架头端打开情况,释放支架时注意微导管张力及中间导管支撑,避免锚定的支架头端移位,实时造影观察支架贴壁情况,支架尾端要耐心操作,在适度的“推和拉”动作配合下完全释放支架。

【手术过程】

步骤四释放完毕后造影可见密网支架全程打开,显影清晰。

步骤五:手术结束造影可见血管血流通常,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

步骤六:使用血管3D融合可见支架完全打开,贴壁良好。

【团队合照】

1、Nuva®密网支架在输送过程中推送顺畅,到位容易,该病例使用的是一枚略长的支架,载瘤动脉相对迂曲,但支架输送仍十分容易;

2、支架头端打开顺畅,释放选择支架锚定位置非常方便;

3、支架软硬度适中,在释放打开的过程中既柔顺,也有可靠的锚定,又便于在血管弯曲部分推拉释放打开并贴壁;

4、支架规格选择容易,在一些载瘤动脉远近端尺寸差异大的情况时,以较粗段做参考,另一端及中段打开依然顺利不受阻碍;

5、支架全程显影,DFT编织丝及铂铱合金显影丝均可见,便于观察支架贴壁情况。

术者简介

产品介绍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独特的释放-回收段显影设计,使释放过程的可控性增强,释放过程的可透视性有助于术者提前判断血管的走行,有利于及时调整微导管和推送杆的操作,帮助支架释放顺应血管形态。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采用了镍钛合金丝、铂铱合金丝和镍钛铂丝三种丝有序编织而成。主体编织丝采用的是镍钛合金,其具有独特的超弹性,使得支架可以主动贴合血管管腔结构,消灭即刻管腔丢失,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同时可以耐受更高的形变,反复操作后仍然可以恢复初始形态,保证支架的贴壁。2根铂铱合金丝提供支架的宏观骨架显影,易于观察支架的打开和走行。约1/3的DFT丝提供支架的微观轮廓显影,易于识别支架的贴壁情况。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提供9种外径选择,规格型号多达82种,适应载瘤血管直径2.0~6.0mm,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全方位的动脉瘤治疗方案。

相关产品


ABOUT

关于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

(点击图片查看器械详情)



泰杰伟业


泰杰伟业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前沿的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相关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泰杰伟业公司目前发展迅速而稳定,已在北京平谷拥有2万平米以上的生产基地。自成立伊始,泰杰伟业一直秉承着“杰出科技,关爱生命”的信条,以高起点、高质量、高信誉的理念,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自我研发生产的多种三类医疗器械,为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全心奉献。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