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精选编译」由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赵明主治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镁基和铁基生物可吸收血流导向装置的医学成像兼容性》,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美国梅奥诊所影像科的Alexander A. Oliver教授评估了MgBRFD和FeBRFD相对于FDA批准的FD之间的医学成像兼容性。研究使用仿真模型评估了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以及由磁共振和CT设备引起的伪影,以及通过透视引导下的装置可视性。这项研究为金属生物可吸收血管装置在医学成像方面的兼容性提供了研究基础,研究结果已于2023年5月在线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Oliver AA,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3;44(6):668-674. doi:10.3174/ajnr.A7873】
据估计,大约5%的美国人患有颅内动脉瘤。每年约有3万例动脉瘤出现破裂,导致一半的患者在6个月内死亡。因此,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前进行治疗至关重要。血流导向装置(FDs)是一种快速发展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具有动脉瘤高闭塞率,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然而,所有FDA批准的FD都是由永久性材料组成的,这些材料将在患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留在患者体内。这导致了并发症的发生,如器械诱发的血栓栓塞和携带装置的动脉狭窄。FD的另一个缺点是金属诱发的成像伪影。这些伪影影响了对FD 进行无创随访的CT和MRI检查,阻碍放射科医生评估动脉瘤的愈合情况、狭窄程度和血栓的存在。
作为新一代FD技术,生物可吸收血流导向装置(BRFDs)的发展正在崛起,它可以缓解这些并发症的存在。BRFD旨在发挥其闭塞动脉瘤的功能,并安全地被吸收。在减少金属引起的图像伪影方面,BRFD表现出希望。这是因为许多生物可吸收材料具有较传统FD更少的金属伪影,随着时间的推移,FD逐渐减少并最终完全吸收,从而减少了金属诱导的伪影。
在本文中,来自美国梅奥诊所影像科的Alexander A. Oliver教授评估了MgBRFD和FeBRFD相对于FDA批准的FD之间的医学成像兼容性。研究使用仿真模型评估了磁共振成像的安全性以及由磁共振和CT设备引起的伪影,以及通过透视引导下的装置可视性。这项研究为金属生物可吸收血管装置在医学成像方面的兼容性提供了研究基础,研究结果已于2023年5月在线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上。
将生物可吸收FD(主要由编织的镁或反铁磁性的铁合金丝组成)与美国FDA批准的对照FD进行了比较。使用1.5T、3T和7T场强临床扫描仪,从磁感应力和射频加热方面评估装置的磁共振成像安全性。这些装置被植入在仿真模型中,并根据临床扫描方案在3台MR成像扫描仪和一台临床CT扫描仪上评估金属诱发的图像伪影,并在透视下评估装置的可视性。
镁基生物可吸收FD、铁基生物可吸收FD和对照FD在3种场强下均表现出磁感应力和射频热成像的安全性。与对照组FD相比,生物可吸收FD在任何场强下均未引起过多的磁共振成像伪影。生物可吸收FD减少了CT伪影,铁基生物可吸收FD和对照FD在标准透视下均可见。
图1. 对照FD、MgBRFD和FeBRFD在1.5T、3T和7T场强不同位置相对于MR检测仪孔口的偏转角度。
图2. 在1.5T、3T和7T场强临床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上,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FSE T1)和梯度回波(GRE)序列检测对照FD、MgBRFD和FeBRFD的伪影。
图3. 对照FD、MgBRFD和FeBRFD的代表性CT图像以及可吸收装置体积随时间的减少。A为动脉瘤囊,L为载瘤动脉管腔,B为气泡。箭头指示钽标记的交叉金属线。比例尺为5mm。
图4. MgBRFD、FeBRFD和对照FD放置在20cm的水模体(上)和直接放在桌面(下)的透视图像。比例尺为5mm。
镁基BRFD和反铁磁性铁合金BRFD具有良好的MR成像兼容性。与FDA批准的对照FD相比,镁基BRFD降低了金属引起的CT伪影。尽量减少植入装置中不透射线标记物的体积,最大程度地增加装置中生物可吸收成分,可以减少CT伪影。本研究为生物可吸收镁和反铁磁性铁合金血管装置在医学成像方面的兼容性提供了基础,未来计划使用大型动物模型来研究BRFDs的医学影像学特征。

关注生物可吸收血流导向装置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赵明 主治医师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审 校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