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四的早上7点到8点半是麻省总院神经外科进行Grand Ground时间。国内目前很多单位都定期开展了Grand Ground学术活动,像笔者所在的浙大二院,每周也是在这个时间开展全院性的学术讲课。不同之处在于,麻省总院神经外科的Grand Ground是科室自己的业务学习与病例讨论会。
Grand Ground的地点安排在Ether Dome,这幢楼由设计师Charles Bulfinch于19世纪初设计完成,他在此后又参与设计建造了美国国会与白宫,这种特征性的立柱穹顶结构,也成为美式建筑的特征。
Ether的中文翻译是“乙醚”,实际上Ether Dome是全世界麻醉医师心中的圣地,它是全世界第一例全身麻醉(1846年)的诞生地,被永久的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因为全身麻醉的出现,才使得包括神经外科在内的外科手术开展成为可能,在现代麻醉诞生至今的170多年里,外科手术医学得到了空前发展,人类健康与社会文明得到极大提升。
这幅悬挂在Ether Dome墙上的油画,展现的就是当时外科医师应用乙醚麻醉进行颈部肿块切除手术的情景。


7点开始的Grand Ground首先由最高年资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第7年)分别汇报近期手术并发症与不良事件病例。这些病例包含有手术后再出血、颈内动脉主要分支梗塞等急性并发症,也展示了几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后出现严重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等。在这些汇报过程中,科室主任与其他医疗组长Attending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在病史回顾中,可以看到某些病人因为感染、低钠等并发症多次反复住院,值得反思的内容比较多,可能是因为现场还有哈佛医学院的医学生、以及我这样的访问学者等非本科室医生在场,并发症的讨论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氛围,并未像国内类似的科室内部讨论那样触及灵魂。这不禁让我想起之前一部反思医生工作的美剧《Monday Mornings》,结合笔者所在浙大二院核心理念“精湛演绎技术,关爱体现服务”,这个核心价值观中外相同。

在并发症讨论之后,由2位实习医学生(医学院第4年)基于所管病例进行专题汇报。第一位就1例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病例,汇报了各种手术入路的基本方式以及脑膜瘤分子病理的新进展;第二位根据1例第三脑室内肿瘤病例,展现了各种手术入路的优劣点与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治进展。这2位实习医学生分别来自哈佛医学院与斯坦福医学院,虽然他们的未来专业规划分别是内科与普外科,不是神经外科,但是他们在文献准备与专业汇报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世界顶级医学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这方面,国内医学院校医学生与之相较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Ether Dome的内部摆设简洁,令人称奇的是,就在讲台的另一边,赫然陈列着一具木乃伊。
这具木乃伊是1823年由波士顿市政府赠予麻省总医院,在此后的200年间,他见证了麻省总医院的各项医学突破与技术进步,俯视这些古董文物无不让人感叹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波澜。

在Grand Ground结束后,各医疗组就开始查房与今日的手术。应该说每次Grand Ground都是沉重的,因为要逐一讨论各个并发症病例。但它对住院医师来说又是相对轻松的,因为这天的上班时间是从7点开始。除这天以外,所有住院医师与组内实习生的上班时间都是早上6点。

凌晨的波士顿行人稀少,麻省总院神经外科的住院医师们早早地在病房办公室展开了一天的工作,他们首先查看目前经管病人的基本情况与进展,然后对今日即将手术的病例进行术前讨论与诊治安排。等到他们完成一天忙碌的工作,一般都要到晚上8-9点,中间有时可以到住院医师值班室简单休整一会。无论在国内还是在物质极度丰富的美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培养与成长都是漫长而辛苦的,需要异于常人的坚韧与持续不懈的学习。

专家简介

严锋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获评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
擅长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脑肿瘤的显微外科与放化疗综合治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