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描左侧二维码
进入微创神通品牌专区

前言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高,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5%-40%。椎动脉狭窄(VAS)是引起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卒中预后差。其中,有9%-33%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针对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反复发作的椎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然成为目前非常普遍的治疗方式。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可以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椎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期“术”说卒中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沈小平教授的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治疗右侧椎动脉狭窄的经验分享。
01
01
男性患者,66岁。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10天前在医疗机构体检彩超时发现: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未探及正常血流信号,考虑血管闭塞可能,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无明显言语含糊、头昏头痛,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等。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拟“颈动脉狭窄”收住我科。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病史。
入院查体情况: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02
1、入院头颅MRI:排除新发脑梗死,血管超声提示右颈动脉闭塞。
2、DSA:右颈动脉球部闭塞,同侧颈外动脉无代偿;前交通动脉开放,由左向右代偿供血;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右侧后交通动脉开放,由后向前代偿供血。
03
初步诊断:
1、右颈动脉球部闭塞
2、右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3、高血压病
手术难度与风险评估:
患者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考虑为无症状性狭窄,且存在卒中风险。后循环梗死可导致瘫痪、昏迷等严重卒中事件;其次,右颈动脉闭塞,DSA评估后交通支开放并向前循环代偿供血。可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行支架成形术,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预案:
患者已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服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5天。拟行右侧椎动脉支架成形术。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最大直径为4mm,术中根据造影情况选择支架型号,必要时可行球囊后扩。
术中涉及器械
6F股动脉鞘
6F指引导管
0.014inch 190cm导丝
4mm*21mm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
04
1
DSA造影结果:
1、右侧桡动脉入路,造影显示:右颈动脉球部闭塞,同侧颈外动脉无代偿;前交通动脉开放,由左向右代偿供血;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右侧后交通动脉开放,由后向前代偿供血。右侧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各分支无明显重度狭窄,血流减慢;
2、右侧桡动脉入路后,治疗路径问题解决,主要难点在于:右侧椎动脉开口发出位置偏低,同右锁骨下动脉夹角偏小且病变长度偏长,约18mm,桡动脉入路支架到位、定位困难,遂二期股动脉入路行右椎动脉支架成型术。
2
测量病变:
目标血管直经:3.8mm
病变段长度:18mm
选择支架:4.0mm*21mm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
微导丝到位:
在路图指引下将微导丝谨慎通过狭窄段并留置于右侧椎动脉V2远端。导丝着陆的关键因素是后续球囊/支架是否可以顺利/稳定到位,导丝头端着陆区尽量选择管壁相对光滑的节段。
支架到位:
沿导丝将4.0mm*21mm 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送到目标位置,确认定位准确后,以骨性标志为参考,缓慢加压释放支架,造影确认支架位置准确。
造影确认管腔形态较前改善,支架贴壁良好,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夹层或栓塞等情况,颅内血流较前明显改善,结束手术。
支架到位
扩张成型
扩张成型
3
术前、术后对比:狭窄解除,支架位置良好,无明显残余狭窄,颅内血流明显改善。
药物治疗
氯吡格雷 75mg qd
阿司匹林 100mg qd
阿托伐他汀 20mg qn
随访: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好,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血压控制良好。予以出院。
小结
治疗通路:
桡动脉入路对于右侧椎动脉治疗路径段、支撑性好。
支架选择与预扩张:
1、测量病变部位的宽度、长度以选择合适的支架;
2、预扩张旨在适度预成型,为后续支架顺利输送到位创造基本条件;若血管开口处存在重度狭窄,则需使用球囊进行预扩张以保障后续后续操作顺利。
手术操作:
1、总体操作节奏应适当放慢,以确保器械到位并保持稳定;
2、快速交换是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输送过程中稳定性可能偏差的问题,术中稳定是硬道理。

术者简介
沈小平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神经内一科主任/住培基地主任,卒中中心技术总监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脑血运重建专委会常务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青委员
江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常务委员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眩晕专委会常务委员
江西省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专委会委员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卒中分会青委委员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神经病学分会青委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疼痛专委会委员
江西省睡眠医学会第一届理事
江西省睡眠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委员
九江市卒中质控中心秘书
九江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
-END-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