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4日发布 | 1111阅读

【精选编译】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桥接取栓与直接取栓的梗死体积进展演变的比较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易婷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诸葛启钏教授团队

达人收藏


本次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诸葛启钏教授团队张鹏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桥接取栓与直接取栓的梗死体积进展演变的比较》,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放射和核医学系的J W Hoving等对此进行研究,评估接受IVT+EVT治疗的患者与仅单纯接受EVT的患者脑梗死演变是否不同,结果在线发表于2023年3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Hoving JW,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3;44(4):434-440. doi:10.3174/ajnr.A7826】



研究背景


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的梗死进展差异很大,这可能受基线特征和手术结果的影响。此外,静脉阿替普酶溶栓(IVT)加血管内治疗(EVT)可能也会影响梗死演变的进程。因此,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放射和核医学系的J W Hoving等对此进行研究,评估接受IVT+EVT治疗的患者与仅单纯接受EVT的患者脑梗死演变是否不同,结果在线发表于2023年3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上。



研究方法

作者纳入MR CLEAN-NO IV试验的患者,MR CLEAN-NO IV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盲法结局试验,选取具有基线和随访CT灌注成像(CTP)检查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术后24小时或术后1周随访的DWI或NCCT来评价随访的梗塞面积。应用CTP评估的脑核心梗死体积,明显脑梗死体积增长定义为随访时梗死体积增加>10 mL。比较IVT+EVT治疗患者的梗死演变与单独EVT患者的梗死演变是否不同,并使用多变量回归模型评估基线特征和手术结果与梗死演变的关系。



研究结果

在MR CLEAN-NO IV试验的539名患者中,145 名患者有可用的基线和随访CTP影像学检查,被纳入最终分析(图1),其中81个(56%)患者接受了IVT+EVT,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基线NIHSS,2组间是匹配的。在接受IVT+EVT治疗和仅接受EVT治疗的患者中,基线中位 CTP 核心体积分别为17(IQR:4-35)mL vs. 11(IQR:6-24)mL(P=0.5);中位随访梗死体积分别为13(IQR:4-48)mL vs. 17(IQR:4-50)mL(P=0.10),CTP梗死体积增加超过10ml的分别为17/81(21%) vs. 9/64(14%),且主要发生在白质,良好预后分别为45/81(56%)vs. 37/64(58%)(OR=0.86,P=0.7)。桥接组3%发生了早期再通。


120个患者(84%)在EVT治疗后获得了成功再通。与未再通患者相比,获得成功再通的患者,其梗死体积增长率较低,1[IQR=7-20]ml vs. 15[IQR=2-71]ml,(P=0.2)。59个完全再通患者,20(34%)个患者出现了明显梗死体积增长。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明显脑梗死体积与桥接治疗没有显著相关性(调整后的OR=0.63;95%CI,0.30–1.32;P=0.2);更好的侧支循环状和更远端部位的闭塞与脑梗死体积增加呈负相关,EVT的次数和出血性转化与脑梗死体积增长呈正相关,早期再闭塞、术后血流分级与明显脑梗死体积增长无关。


图1. 患者纳入流程图



研究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接受IVT+EVT治疗的患者与单独接受EVT的患者相比,2组间明显脑梗死增长没有显著差异。但在EVT治疗患者中,侧枝循环、闭塞部位、EVT次数与明显脑梗死增长是有关系的。


关注大血管闭塞

MR CLEAN-LATE伴有侧支循环的AIS患者在6-24小时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疗效


镇静vs全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结局-AMETIS随机临床试验


缺血性卒中成像中的双能计算机断层扫描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脑医汇-神介资讯编委会秘书

编 译




张鹏 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诸葛启钏教授团队

审 校




易婷玉 教授

福建漳州市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