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儿童癌症和血液疾病中心小儿肿瘤科的Kee Kiat Yeo等通过对多中心回顾性调查,确定儿童胶质瘤中IDH1/2突变的频率,并描述其临床病理特征、基因图谱和当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发表在2023年1月的《Neuro-Onc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Yeo KK, et al. Neuro Oncol. 2023 Jan 5;25(1):199-210. doi: 10.1093/neuonc/noac132.】
研究背景
胶质瘤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儿童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通常预后较好;大多数成人LGG最后可转化为恶性预后较差的高级别胶质瘤(HGG)。儿童LGG常受MAPK通路激活改变驱动(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的KIAA1549:BRAF融合);成人LGG的典型特征是IDH1/2突变改变。最近的研究显示其频率从1%-20%不等,在青少年中更高。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儿童癌症和血液疾病中心小儿肿瘤科的Kee Kiat Yeo等通过对多中心回顾性调查,确定儿童胶质瘤中IDH1/2突变的频率,并描述其临床病理特征、基因图谱和当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发表在2023年1月的《Neuro-Oncology》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测序队列中共851例胶质瘤患者肿瘤样本进行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其中IDH1/2突变型78例,占整个队列9.2%。组织病理LGG(WHO 1-2级)者52例,占所有pLGG患者的9.1%。组织病理HGG(WHO 3-4级),占所有pHGG患者的9.0%。介于低级别与高级别之间的中间级别者4例,其中1例IDH1突变型患者。测序队列中,0-9岁儿童占44.4%,其中IDH1/2突变型者仅2例(0.5%)。10-21岁的青少年占55.6%,其中IDH1/2突变型76例(16.1%)。
临床队列共纳入76例IDH1/2突变型胶质瘤患者。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16.8岁。诊断为星形细胞瘤者6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共缺失)者15例。大多数肿瘤位于幕上(72例),肿瘤位于后颅窝者4例(脑干3例,小脑1例)。大多数肿瘤组织病理分级较低,WHO 2级占76.3%。除1例中间级别外,其余均为高级别,WHO分级3-4级占22.4%。IDH1突变型患者中,R132H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89.7%),其次是R132C(7.4%)和R132S(2.9%)。而IDH2突变型患者中,R172K和R172M最为常见。肿瘤位于后颅窝的4例患者均为HGG,其中包含2例非典型的R132C突变。所有患者经诊断或治疗性手术切除。全切除(GTR)者31例(40.8%),次全切除(STR)者33例(43.4%),活检(BX)12例(15.8%)。手术后,50例(65.8%)患者接受定期随访,未加以辅助治疗;其中,组织病理分级为低级别者49例。22例(28.9%)接受放疗(RT),中位局灶辐射剂量为5940cGy(5400-6000cGy),其中16例(72.7%)组织病理为高级别。23例(30.2%)患者化疗,其中19例患者RT联合化疗,包括15例HGG、3例LGG、中间级别1例。
76例临床队列的中位随访期为4.0年(0.2-32.4年),5年和10年PFS生存率分别为44.5%和18.7%;5年和10年OS率分别为92%和78.2%。组织病理分级与PFS无关(LGG中位生存期4.8年,HGG中位生存期4.4年;P=0.71)。LGG的OS明显好于HGG,LGG的5年OS和10年OS分别为96.4%和92.1%,而HGG分别为75.1%和19.7%(P<0.001)。
儿童IDH1/2突变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位随访期为3.8年(0.2-25.3年);5年和10年的PFS生存率分别为40.5%和0%。5年、10年和15年OS率分别为92.9%、73.1%和30.3%。总体上,中位PFS为4.7年,中位OS为11.7年。组织病理学分级对PFS无显著影响,低级别患者PFS中位数为4.8年,高级别患者PFS中位数为4.4年(P=0.67)。组织病理学高分级与OS明显较短相关;组织病理学高分级患者5年和10年OS率分别为84%和22.2%;而组织病理学低分级患者5年和10年OS率分别为95.4%和88.6%。低级别和高级别IDH1/2突变型星形细胞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5年和6.4年(P<0.0001)。
大多数(86.7%)低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患者在初次手术后无辅助治疗,其中STR或BX占51.3%。在39例患者中,5年和10年的PFS生存率分别为41.7%(95%CI,17.5-64.7)和0%,中位PFS为4.76年;10年的OS率为100%,中位OS为18.9年,但10年后由于疾病进展导致死亡。
在低级别弥漫性星形细胞瘤队列中,切除程度对生存结果无显著影响。GTR患者的5年PFS生存率为45.7%,中位PFS为4.4年;而STR或BX患者的5年PFS生存率为41%,中位PFS为4.7年(P=0.4)。GTR患者10年OS率为100%,而STR或BX患者10年OS率为81.3%(95%CI,41.6-95.2)(P=0.23)。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前期接受RT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94年(0.7-5.7年),未出现疾病进展或复发。未接受前期RT的患者,中位随访期为4年(0.8-25.3年),5年PFS生存率为38.8%,中位PFS为4.5年(P=0.28)。首次复发或进展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接受放射治疗患者,中位PFS为2.5年(0.8-6.8年),接受RT治疗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年(3.5-9.7年),5年PFS和OS比例均为100%。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患者切除程度与FPS长呈相关趋势(P=0.089)。GTR患者中位FPS为7.5年,而STR或BX的患者中位FPS为4年。GTR患者5年PFS生存率为66.4%,而STR或BX患者5年PFS生存率为19.9%。切除程度对OS无显著影响,GTR的中位OS为8.6年,STR或BX为7.1年(P=0.235)。
IDH1/2突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7.5年(1.5-32.4年);5年和10年的PFS生存率分别为52%和31%;而5年、10年和15年的OS率均为89.8%。在最后一次随访时,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存活(20年OS为100%)。6例GTR,7例STR或BX治疗。切除程度与预后改善无显著相关性。GTR患者5年和10年PFS生存率分别为59.4%和59.4%,中位PFS为10.7年;而STR或BX患者5年和10年PFS生存率分别为51.1%和16.8%,中位PFS为5.9年(P=0.43)。
2例间变少突胶质瘤患者,均接受局部放疗,随后进行辅助化疗。1例STR患者,RT联合替莫唑胺辅助治疗后1.8年病情进展,初次诊断4.3年后死亡。另1例GTR患者,RT和辅助PCV,共6个周期;最初诊断后2.5年仍存活,未见疾病进展征象。
在58例组织病理学分级为低级别患者,疾病复发或进展者25例。在首次或随后的疾病进展中,6例(37.5%)星形细胞瘤和3例(33.3%)少突胶质细胞瘤在复发时组织病理学显示高级别特征。9例中,只有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在诊断时RT治疗(治疗30.5年后复发)。其他8例患者采用避免放射进行治疗。
星形细胞瘤患者向高级别进展的中位时间为5.3年,而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向高级别进展的中位时间为14.3年。星形细胞瘤患者接受RT后中位随访3.1年,1年PFS和OS生存率均为100%,3年PFS和OS生存率分别为44.1%和62.2%。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接受RT治疗后,进展至高级别的2例分别存活5.2年和2.3年。1例前期放疗的患者进展迅速并发生转移,1.9年后死亡。
76例患者中,62例得到全面的分子检测报告。结果显示,IDH1/2突变型同时伴发其他突变。在星形细胞瘤患者中,TP53突变最为常见,占92.3%,其次是ATRX占52.9%、ATM占21.6%、BRCA1/2占20.0%、MET占19.6%、SMO占19.2%、BRAF占17.3%、CDKN2A/B占17.3%、SOX2/9占16.3%、DIS3占16.3%、MSH2/6占16.0%和ARID1A/B占16%。少突胶质细胞瘤存在基因改变与染色体1p/19q共缺失相关的拷贝数缺失。
研究结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