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壁的局部发生破坏以后形成的一个病变。具体形态就是血管壁上有异常的凸起,大家可以理解为类似皮肤上的异常突起的水泡。
长期的磨损会使皮肤表面的水泡破溃,而和水泡类似的脑动脉瘤也会随着血液长期的血流冲击,对血管壁的剪切力作用导致破裂;以及部分人群的血管壁更薄弱承受不住血管的异常突起,导致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脑动脉瘤一旦破裂,每分每秒都是至关重要的,血液会不停的从血管流出,患者可能会在一瞬间体会到有史以来非常严重的头疼。这种疼痛会让患者痛不欲生,意识逐渐消退,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如果就医不及时,随着时间的流失,血液流出增加,生命也将受到威胁。更有部分患者从脑动脉瘤破裂,疼痛,昏迷,到死亡不过片刻,连跟亲人说再见的时间都没有。
未免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请各位患者一旦发现脑动脉瘤就要及时就医。
目前临床上针对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治疗原则是防止瘤体破裂和出血。目前主流治疗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颅内动脉瘤瘤体内放置弹簧圈,称为“栓塞治疗”,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破裂风险;另一种是开颅手术,让瘤体失去血供或加强动脉瘤壁,进而消除破裂的风险。
栓塞治疗是属于介入、微创治疗。脑血管造影后明确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它的载流动脉,在脑动脉造影测量后,插入很细的微导管进入动脉瘤内,然后用若干个微小金属弹簧圈丝填塞动脉瘤,使动脉瘤破口无血流冲击而达到预防破裂的目的。相对来说手术时间短,出血也仅仅几毫升,术后恢复也较开颅手术快。但是也有一定缺点,不能直观动脉瘤,复发率相对开颅稍高些。
开颅手术
而开颅手术又通常分为三种: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术、动脉瘤孤立术、动脉瘤包裹术。
手术全程在患者全麻下进行,术中切开患者头皮,颅骨开一个约巴掌心大小的骨窗,打开硬脑膜后分开脑沟脑叶,充分暴露载瘤动脉和动脉瘤进行操作。
假设,将脑动脉瘤比作一个充溢的气球,那么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术则是医生通过手术将“气球”颈部经过一定方式将它扎紧,让气球不再持续充气变大。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阻断动脉瘤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出血;同时又能保持动脉继续通畅,维持脑组织正常血液循环。
第二种动脉瘤孤立术和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术类似,只不过动脉瘤孤立术是把载瘤动脉在瘤的头尾两端同时夹紧、夹闭,将动脉瘤孤立于血循环之外,动脉瘤就会因长时间缺乏血液供应,到达逐渐萎缩的目的,从而达到治愈疾病。
最后一种动脉瘤包裹术,则是手术中采用特殊材料加固脑动脉瘤壁,让瘤腔虽仍处于充血转态,但阻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动脉瘤破裂机会,达到缓解颅内动脉瘤疾病。此治疗方法还可以在显微镜直视下查看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的状况,同时患者复发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低。
以上介绍的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都能够有效的治疗颅内动脉瘤,但是关于脑动脉瘤的具体治疗方式要综合参考多方面因素,包括不限于脑动脉瘤的部位和解剖毗邻,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耐受程度等,切不可过于执着于某一种治疗方式。
同时,治疗前后患者都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避免紧张、激动,做好术后护理措施,定期复查。
图片来源网络

脑动脉瘤推荐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朱巍教授
朱巍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兼总院执行主任、神经外科第二党支部书记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医苑新星”、复旦大学“名医工程”获得者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外科专业组副组长

扫码添加小助手
咨询脑动脉瘤相关问题
加入脑血管疾病交流群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