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脑医汇为大家分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宫杰教授】在第二届华山峰彩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神经外科年度学术论坛的精彩会议内容,欢迎阅读和分享!

会议内容


一、概述


二、儿童鞍上池囊肿值得关注及讨论的问题
1.鞍上池囊肿发生机理——Liliequist膜
2.鞍上池囊肿分类——基于Liliequist膜机理
3.鞍上池囊肿分类——基于基底动脉位置
4.鞍上池囊肿扩大机制——裂隙瓣
5.发现囊肿需要手术吗——对脑积水疗效理想
6.发现囊肿需要手术吗——对改善内分泌障碍效果需谨慎
7.发现囊肿需要手术吗——自然消退
8.发现囊肿需要手术吗——孕期
9.SAC的治疗策略
10.鞍区池囊肿伴脑积水的手术策略
11.年龄对于脑积水内镜造瘘的影响
12.ETV的术前评估
年龄对于SACs内镜造瘘是否有影响?
13.儿童骨瓣开颅OR局部骨孔
14.厚的囊壁为下丘脑组织么?


三、小结
· 儿童鞍上池囊肿发病机制不一,基于Liliequist膜的裂隙瓣学说可能是最主要的扩大机制;
· 并不是发现囊肿就需要手术,手术对于内分泌为首发症状病例效果欠理想,疾病本身及后期治疗均可造成原有内分泌缺陷的加重或新发,需密切关注及长期随访,如何药物替代治疗及身心疏导需多学科共同协作;
· 鞍上池囊肿引起的脑积水,首要策略为解决囊肿,但仍有部分脑积水不缓解,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 年龄对于内镜囊肿手术没有太大限制,但需要注意骨瓣厚度及开颅方式;关键是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
· 囊壁的厚度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厚;
· 需注意囊肿壁及三脑室底开窗大小及范围,避免造成下丘脑损伤。

更多详情内容观看下方视频

点击图片观看会议视频
讲者:宫杰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