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的冯华教授等撰写综述,总结aSAH后白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和机制,以期制定预防和治疗aSAH后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策略,结果发表在2021年7月的《Frontiers in Neur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Ru X, et al. Front Neurol. 2021 Jul 15;12:659740. doi: 10.3389/fneur.2021.659740. eCollection 2021.】
研究背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aSAH的病死率在过去的20年下降50%,但70%以上的幸存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障碍,脑白质损伤可能是aSAH导致远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原因之一。人们已关注脑白质损伤在aSAH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主要与脑内压升高引起的机械性损伤以及血液降解和缺氧引起的代谢性损伤相关。第三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的冯华教授等撰写综述,总结aSAH后白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和机制,以期制定预防和治疗aSAH后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策略,结果发表在2021年7月的《Frontiers in Neurology》在线。
研究结果

图1. aSAH后大脑白质损伤过程的示意图。
研究者将aSAH后白质损伤的潜在治疗策略总结为表1。
表1. 治疗aSAH后白质损伤的药物及其靶点。

研究结论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