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男性,36岁,既往有右侧脑梗病史,经治疗未遗留明显后遗症,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一年余,当时建议支架植入,因经济原因未手术,近期患者出现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当地医院行全脑血管造影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加重,决定手术治疗。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控制一般,有家族高血压病史。
术前影像学
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
右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
工作位造影。
次全闭塞,仅留一线天!

治疗过程
微导丝带Headway 17微导管过狭窄部位。
Gateway 2.0*15球囊到位后远端无血流!
两次扩张。
交换支架导管后释放Neuroform EZ 3.0*15支架。
支架释放后血流减少了!什么原因?术中惊出一身冷汗!快速思考如果处理?先给10ml替罗非班,观察一会儿血流变更差了?当时支架导丝带支架导管过支架过不去,推送导丝撤出来还是血流不好。开环支架球囊再扩张?风险大!遂决定微导丝带Headway 17微导管过一下支架,分别超选分叉后两支血,微导管稍微顶一顶,再造影豁然开朗!
造影,血流完全恢复!
蒙片支架打开贴壁良好!

术后体会
1.颅内重度狭窄病变术前应充分预估风险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术中出现不良事件充分思考,不能盲目操作,如果出现支架移位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此病例考虑两种可能:一、狭窄处微导丝可能没在真腔,在内膜下,穿透内膜扩张,支架释放后内膜疝入支架内导致血管变差,微导丝过支架把内膜顶开,血流恢复!二、斑块碎裂后部位进入支架内。
3.以前做过多例狭窄植入编织支架病例,效果都很好,编织支架对斑块的覆盖要好于雕刻开环支架!

术者简介
张永森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神经介入组组长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河南省脑血管外科-介入手术专业委会常委
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新乡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以及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