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6日发布 | 694阅读

【精彩回顾】“众神在线 一网无疑”美科微讲堂(第八期)成功举办!

神外资讯

达人收藏


录播.png



6月29日,“众神在线 一网无疑”美科微讲堂(第八期)成功举办。本期会议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廖晓灵教授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宋涛教授共同主持,特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世文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庄顺福教授、彭州市中医医院杨华东教授和潍坊市中医院孙建彬教授带来精彩的专题讲座。与会专家们聚焦本期主题——“ICP/ICT监测在神经重症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详尽而深刻的探讨,结合各自临床实践分享了宝贵的真知灼见。





开幕致辞









四川省人民医院廖晓灵教授致辞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可以和各位优秀的同行一起就“ICP/ICT监测在神经重症管理中的应用”这个主题进行线上交流,也非常感谢美科创新对这一系列会议的大力支持;颅内压监测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脑肿瘤、颅脑损伤病例选择在基层医院治疗,患者颅内压监测的规范化也成为了不容忽视的课题,相信今天各位教授的分享一定十分精彩,期待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认识和体会。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宋涛教授致辞表示,很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颅内压监测方面的内容,也非常感谢美科创新对本次会议的赞助;神经外科疾病,尤其是重症的治疗方式,除了外科手术之外同等重要的还有术后护理监测及药物调整,所以本次关于“ICP/ICT监测在神经重症管理中的应用”的讨论非常有意义,期待四位特邀讲者为我们带来不同角度的精彩分享。




专题讲座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世文教授带来“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监测管理”专题发言。通过分享肿瘤卒中、脑室内肿瘤脑积水、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狭窄介入后脑出血以及脑外伤这五种颅脑损伤病例的治疗过程,陈教授介绍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重、急、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的特点,并表示:手术虽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清除肿瘤血肿等病灶及减压),但术中应留置ICP/ICT探头,有利于术后对颅内压、脑温进行动态监测,从而指导脑脊液引流控量及脱水利尿药物用量,更精准地调控颅内压;同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多模态监测、多学科协同合作对此类患者的诊疗至关重要。



彭州市中医医院杨华东教授以“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中的应用体会”为题,结合四例脑出血病例的治疗总结了ICP监测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以下几点优势:1)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中,在ICP实时动态监测下抽吸血肿更安全,可实时保持颅内压平稳,避免抽吸过度,导致再次出血;2)术后ICP监测可实时动态了解颅内压变化,有利于病情观察,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或降低,并及时处理;3)脑室外引流,通过ICP变化合理控制脑脊液的引流量,指导脱水剂的应用;4)ICP监测是颅内灌洗-引流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5)颅内灌洗-引流可减轻血肿周边水肿及快速扩清脑脊液,有利于功能区脑组织保护及减少后期脑积水的发生。此外,杨教授也提出了ICP监测的一些不足之处:1)大部分病人均为急诊手术,病程短、出血不稳定、再出血风险大,故不能一次性把血肿完全抽吸,残余血肿短期内仍对周边脑组织有占位效应,此时监测意义不大;2)后期反复多次注射尿激酶及灌洗,有增加颅内感染风险;3)ICP监测耗材价格偏高,增加病人负担;4)血肿腔穿刺及脑室内安置ICP监测,有导致穿刺道出血风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庄顺福教授带来“神经重症患者颅内压的监测和管理”专题发言,结合其所在医院的病例,分享了一些颅内压监测的心得和经验。不同于传统的颅内压监测手段,例如间接监测瞳孔变化、颅脑CT、血压脉压差、脑池大小、中线位置等,庄教授提出,ICP及CPP监护进入多参数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视神经鞘直径来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动态监测ONSD更有意义。庄教授认为,颅内压监测是现代神经重症监护的基础,应以最佳CPP为导向进行神经重症综合治疗;神经重症已跨入多模态监测时代,医师应有目的性地为病人选取其最适合的动态监测项目。




潍坊市中医院孙建彬教授带来以“立体定向技术联合颅内压监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为主题的分享。孙教授首先介绍了脑出血流行病学简介及治疗现状以及我国脑出血诊疗发展历程,并且举例详细说明了软通道/硬通道手术及小骨窗内镜手术的优势及不足之处,由此展开介绍了发展较为完善的框架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及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血肿清除的完整操作流程及优势。最后,孙教授总结介绍了在其所在医院进行的257例框架立体定向穿刺病例及36例利用睿米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穿刺病例的预后情况,其中只有大约7%的患者出现了感染、出血脓肿等情况,总体来说这两种术式的术后再出血几率较小。



讨论环节


四川省人民医院廖晓灵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宋涛教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世文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庄顺福教授、彭州市中医医院杨华东教授以及潍坊市中医院孙建彬教授就“如何更好地监测颅内压”“颅内压监测的意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的术式”“多参数的颅内压监测”“立体定向技术联合颅内压监护治疗颅脑疾病”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廖晓灵教授表示,颅内压不仅是一个数值还是一个趋势,颅内压的监测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的医生需要通过颅内压监测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各种状况。宋涛教授表示,通过视神经鞘直径的测量来监测颅内压的变化是比较新颖的做法,希望通过线上培训和交流及临床试验,可以让更多神经外科医生了解到最新的方法。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四川省人民医院廖晓灵教授总结表示,本次会议分享内容非常精彩,各位特邀讲者带来的病例种类也很丰富,感谢今天所有讲者的宝贵分享,感谢美科创新提供平台供专业人士交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宋涛教授总结表示,今天参与到本次会议的各位讲者的分享都很精彩,使我们所有与会者都获益匪浅,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可以和各位优秀的医师们进行交流学习。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