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7日发布 | 163阅读

“天下第一痛”——面对三叉神经痛你了解多少?

脑医咨询助手

有着“天下第一痛”之称的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颅脑神经疾病,困扰着许多的患者,吃饭痛、洗脸痛、甚至是不小心被风吹了下都可能让人痛不欲生!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难缠”的疾病。

01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颅脑神经疾病,是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发作时,患者面颊、上下颌、舌头甚至额部会有剧烈的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或者撕裂样的疼痛,疼痛一般突发突止,持续时间几秒到数分钟,间歇期完全正常。


02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分类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多表现为发作性、骤发骤停的放射性点击样剧痛,呈针刺、刀割、撕裂或烧灼样,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大多数不超过2分钟,半数以上患者有“扳机点”。

  •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有阵发性加重,也可表现为阵发性麻木,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


03
什么是扳机点

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在患者面部有几个敏感区,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患者日常的许多动作如说话、吃饭、洗脸,甚至吹冷风,触及到这些扳机点,就会引发剧烈的疼痛。


04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首选卡马西平,约70%的患者服药后疼痛能够缓解,但不能根治,常随着疗效不断下降而不得不增加服药剂量,部分患者(约30%)出现头晕、嗜睡、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及过敏性皮疹等副作用。

其他药物有苯妥英钠、七叶莲、巴氯芬等。

  • 三叉神经痛毁损性手术

包括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球囊压迫疗法、伽马刀治疗、神经阻滞或封闭疗法等。

优点:创伤小、尤其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患者。

缺点:术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面部麻木等症状,有一定的复发率。

  • 显微血管减压术

优点: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最好的方法,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根治的可能性较高,约80%-90%的患者通过微创开颅显微血管减压术,获得长期的缓解。

现代显微外科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听力下降、面瘫、脑脊液漏、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比例较低(<5%),死亡率也很低或接近于零(<0.5%)。

缺点:不适用于高龄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


05
三叉神经痛的预防

三叉神经痛与天气有关,天气转冷时更容易发作;三叉神经痛也与日常情绪有很大关系,精神紧张、情绪不稳、急躁时更易发病。在日常生活中,防治三叉神经痛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刺激,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2.注重饮食规律,日常饮食选择质软、易嚼食物或流食,不吃过冷、过热及刺激性的食物。
3.避免触发扳机点,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轻柔,并选择温水洗漱,以免引起疼痛。
4.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

面对反复发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的三叉神经痛,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与治疗。日常多注意保养,及时就医,根据医嘱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胡杰 教授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

  • 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上海抗癫痫协会副会长

  •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学组副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委员

  •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

  • 中国抗癫痫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委员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