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5日发布 | 1681阅读
脑肿瘤-脑膜瘤

杨学军教授:应用电磁刀切除左侧蝶骨嵴外侧巨大脑膜瘤

杨学军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杨学军教授带来的:应用电磁刀切除左侧蝶骨嵴外侧巨大脑膜瘤,欢迎阅读、分享!


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男性,78岁

主诉:头痛5年余,行动迟缓伴记忆力减退2个月


简要既往病史:颈部肿物术后;“心律失常”病史;下肢多处湿疹样改变。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01次/分钟,呼吸:18次/分钟,血压:115/68mmHg。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等高级神经功能减退。双瞳等大等圆,左:右=3:3mm,直接及间接光反应灵敏,眼动充分,面纹称。右侧肢体肌力IV级,肌张力轻度增高,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右侧膝腱、跟腱反射活跃,双侧Babinski征(-)。


影像检查


术前头颅MR提示:左侧额颞部骨板下可见巨大团块状病变。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其内信号不均,D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略不均匀显著强化,病变周围脑实质及同侧侧脑室受压并向对侧移位,周围水肿明显。


头颅MR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3-5段及周围分支,双侧大脑前动脉A2-5段及分支明显受压右移。病变以左侧脑膜中动脉供血为主,部分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分支供血。


头颅MRS提示:病变部位可见CBF值明显升高,局部呈高灌注改变。


 术前初步诊断 

1
颅内占位性病变(蝶骨嵴外侧,左侧):脑膜瘤?
2
大脑镰下疝;
3
心律失常史
4

颈部肿物术后

5

下肢湿疹


手术简要
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满意后取仰卧位,左肩垫高,头向右偏,头架固定。导航确定肿瘤位置,取左侧额颞问号形手术切口。颅骨钻孔后铣下骨瓣大小约8×7cm。U型剪开硬膜并向蝶骨嵴处翻转,骨缘钻孔小针细线悬吊硬膜。见肿瘤及位于脑外硬脑膜下方。肿瘤质韧,色灰红,血供丰富,与脑组织表面粘连紧密。使用电磁刀瘤内分块切除肿瘤内减压,过程中间断电凝止血。使用5D环型电极沿中颅窝底逐步小心离断肿瘤基底并切断肿瘤血供。肿瘤基底较为广泛,过程中注意沿蛛网膜界限锐性分离,充分保护MCA、ICA等血管及其分支。最后处理肿瘤深部基底骨质及受累之硬膜,最终肿瘤镜下全切


电磁刀5D环型电极高效切割并有效止血


电磁刀无需负极板,无电流损伤,切割效率明显优于常规使用的显微剪刀, 5D环型电极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操作过程中出血明显减少。




电磁刀针型电极辅助切除肿瘤

电磁刀针型电极切割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别,组织汽化范围仅15μm,可实现肿瘤精细化切除。切口无炭化,无结痂,可贴近敏感区域操作。




电磁刀1D球型电极精细处理残余肿瘤

近场电磁场能量在球型电极周围高度聚焦,可以安全、精细、快速的将以往费时费力的残余肿瘤部分尽可能完全切除。




术后病理
(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及梭形,部分肿瘤细胞排列呈漩涡样,部分区域细胞密度较大,核浆比增加,核分裂像2/10HPF,可见坏死。


免疫组化:EMA(+)、SSTR2(+)、PR(+)、Vimentin(-)、H3K27me3(+)、GFAP(-)、S100(-)、P53(+)、Ki67(15%+)。


综上,非典型脑膜瘤。

术后影像


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恢复满意,复查头颅增强MR提示肿瘤切除满意。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非典型脑膜瘤。术后两周患者康复出院。


杨学军教授介绍到,脑膜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五分之二,患病率50.4/10 万~70.7/10 万。肿瘤可发生在颅内任何部位及任何年龄人群,以女性多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推广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脑膜瘤检出率逐渐增加。因此,像本例患者这样肿瘤已经生长如此巨大方才就医确诊的情况越来越少见。


脑膜瘤大部分病理学表现为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完全切除可以治愈。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以及CT和MRI检查的普及应用,老年脑膜瘤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多。在制定老年脑膜瘤患者的处理策略时,除了肿瘤本身特征外,还需要整合患者的功能状态、预期寿命和卫生经济学等考量。对意外发现的、体积较小的无症状脑膜瘤,以及功能状态较差的老年患者,可选择观察随访。但对有症状或有进展风险的老年脑膜瘤,仍需要积极干预。
术后医生点评

传统的单级电刀需使用负极板将高频电流通过人体形成回路才能发挥作用,电流的通过不可避免的将造成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是严格禁止在颅内使用的。电磁刀技术应用近场电磁场聚焦技术代替大功率电流作用于组织,是NMPA批准可用于“神经组织”周围手术的能量设备,真正实现在颅内安全高效的切割和汽化消融,弥补了现有神经外科手术工具的不足。本例手术患者脑膜瘤体积巨大,质地坚韧,血供非常丰富,用传统手术器械分块切割费时费力。使用电磁刀5D环形电极,无压力切割,效率高的同时有很好的止血效果,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输血量。有效弥补了现有工具在硬质巨大肿瘤操作上的不足,提升了肿瘤切除的效率和全切率。


安进医疗nEMF电磁刀®应用优势包括:
1
低损伤:没有电流通过人体,避免了对神经、血管的电刺激;温度低、损伤小、不结痂、无碳化、更高的安全性和周围组织的保护;
2
高精度:损伤范围仅15μm,真正将显微外科带入到微米级精细时代,可以贴近敏感区域使用,最大提高肿瘤手术全切率;
3

高效率:安全和高效的最佳平衡,切割和止血同时实现,替代原有多种手术器械,可有效节约手术时间约1/3。


作者简介

杨学军 教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主任医师,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外科部部长、创伤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候任主委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脑胶质瘤MDT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脑神经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装备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海峡两岸医药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神经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胶质瘤MDT专科联盟监事长

国家神经疾病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脑胶质瘤质量控制项目执行主任

中国胶质瘤协作组第四任组长

华北地区暨京津冀胶质瘤诊治联盟主任委员

世界神经外科联盟会员

欧亚神经外科学院执委

中日神经外科联盟常委

2016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2020年度赵以成杰出神经外科医师奖、2022年第七届医学家年会“十大医学创新专家”、2022年第五届“人民名医-卓越建树”奖

《GLIOMA》、《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副主编及十余种中英文杂志编委

擅长各种神经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颅脑病变微创及精准手术,功能区、深部、颅底及后颅窝脑肿瘤手术切除。在脑胶质瘤及恶性脑肿瘤手术切除、分子病理诊断、新型综合治疗和临床试验治疗方面造诣深。对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脑积水、血管性疾病、癫痫、小脑扁桃体下疝、颅脑畸形性病变、炎症性疾病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有30多年的诊治经验

发表中英文论文250余篇,主编、主译、副主编、参编专著40部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