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莫忽视,也能引发动脉瘤?
急速进展的颅内感染性动脉瘤继发于星座链球菌感染


一名既往有牙髓炎病史的56岁男性患者,因高热(39.5°C)和寒战住院。入院两天后,患者出现严重的左颞部头痛和左眼剧痛。
CT,MRI和MRA及脑脊液检查均为阴性,经过3周的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并出院。患者出院两天后,因左眼睑下垂、复视、凝视再次入院。外院CTA提示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出现新发动脉瘤,随后在我院经过DSA明确诊断(图1A)。MRI(图1B)证实患者海绵窦扩张,动脉壁破坏,提示海绵窦炎性病变。脑脊液检查为阴性,但以淋巴细胞为主,提示严重感染。最终血培养证实患者为星座链球菌感染。经我院多学科会诊后,患者成功接受了PED血流导向装置介入治疗。(图1C)。
一年后的DSA随访表明(图1D, E)动脉瘤完全愈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图1F)。
图1. A,DSA证实左ICA海绵窦段新生动脉瘤(红色箭头)。B,MRI提示海绵窦扩张和动脉壁破坏(红色箭头)。C,PED介入治疗(红色箭头)。D和E,1年随访DSA显示病变完全消失(红色箭头)。F,临床治愈:1年随访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星座链球菌菌血症并不常见。我们推断与牙髓炎相关的星座链球菌通过血液传播迅速引起海绵窦感染,导致动脉壁直接浸润破坏,诱发动脉瘤,以及神经麻痹等不典型临床表现。


期刊介绍
Intensive Care Medicine(重症监护医学杂志,以下简称ICM)最早于1977年出版,由欧洲危重病协会(ESICM)和欧洲儿科危重症学会主管,出版商是Springer-Verlag(施普林格)。JCR分区中,ICM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 位列Q1。中科院排名中,医学大类1区,危重病医学1区 ,最新影响因子为41.787(2023年预测影响因子52.197)。

张龙辉
住院医师、博士研究生在读
导师:缪中荣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介入神经病学科
专业方向: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