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刘亚杰院长团队成功应用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下文简称“Fastunnel®”)完成一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结果得到临床认可!

患者资料
基本资料:男,52岁,因“行走不稳26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家属代诉2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左侧倾斜,伴有头晕,病后未重视,到当地医院就诊,行颅脑MRI提示左侧小脑脚急性脑梗塞,右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慢性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右侧椎动脉开口处重度狭窄,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梗死,遗留右侧活动不灵便、言语欠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艾普奥美拉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
入院查体情况
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6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4/94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志清,言语欠清,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3.0mm,对光反射灵敏。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浅,伸舌稍偏右。吞咽功能1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NIHSS评分2分。
影像资料
心脏彩超提示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未见异常。
肝胆胰脾及泌尿系彩超提示右肾结石、中度积水,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左肾结石、中度积水,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外院颅脑MRI提示左侧小脑下脚急性脑梗塞,右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DSA:右侧椎动脉开口处重度狭窄,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头颅MRI。
基底动脉高分辨平扫示基底动脉近段管壁增厚,增强明显强化,管腔狭窄约80%-90%,扫及双侧椎动脉V4段管壁增厚,增强明显强化,管腔狭窄约20%-30%。
诊断
基底动脉狭窄脑梗死(恢复期)
基底动脉狭窄(重度)
椎动脉狭窄(右侧V1重度、左侧V1中度,左侧V4闭塞)
脑梗死后遗症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肾积水伴肾结石(双侧)
药物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肠溶片 0.1g, QD;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75mg, QD;
阿托伐他汀钙片 40mg, QN;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 40mg, QD;
厄贝沙坦 0.15g, QD;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mg, QD。
术前讨论
患者26天前出现后循环系统脑梗死,外院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椎动脉V4段闭塞,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双侧后交通动脉未见开放。故在充分药物准备下拟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本次可选择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操作简便,减少手术时间。
器械准备
21系列 2.0×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6F 90cm 长鞘
0.014inch 微导丝
4.0*23mm 自膨式闭环支架
外周球扩支架4.0×19mm
治疗过程
左侧椎动脉造影:确认左侧椎动脉细小,开口中重度狭窄。
右侧锁骨下动脉造影: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
椎动脉起始部球囊3.0×15mm扩张。
长鞘输送至右侧椎动脉V2段末端。
21系列 2.0×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到位。
2.0×15m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球囊充盈扩张。
扩张后造影。
4.0*23mm 自膨式闭环支架经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释放。
左右滑动切换图片
椎动脉开口外周球扩支架置入。
患者术后情况:术后患者无诉不适,查体同术前。
病例总结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卒中复发风险随狭窄率增高而增加,存在低灌注及不稳定斑块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传统的颅内狭窄扩张球囊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有多次交换微导管、球囊、支架导管等器材的操作,需要手术医生丰富的操作经验和默契的术中配合,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器械相关的血管损伤。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可简化了手术操作,有效减少多次交换带来的手术风险和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术者简介
黎凯锋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病,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发表国内核心期刊文章多篇;
广东省卒中学会缺血性神经介入分会常委、秘书;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神经疾病医疗质量控制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卒中学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学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脑血管防治和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深圳医师协会常委;
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深圳市卒中学会委员。
手术指导
刘亚杰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 神经内科主任,医学博士;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专家;
中国神经介入专业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卒中学会理事会副会长;
广东省卒中学会缺血性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