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尊敬的专家同道:
大家好!“沙场点兵,有史可鉴”是史赛克公司推出的一档病例展示及点评栏目,旨在手术技术交流,产品特点演示,与各位神经介入专家共同进步。让我们相约线上,博采众长,共同探讨手术技术。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病例展示
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67岁。因“家属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障碍3小时”于 18:11由外院转入我院。
既往“房颤”病史10余年,口服“华法林、酒石酸美托洛尔”,未规律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发现“血压高”1周,未监测服药,否认糖尿病史。
查体:BP172/86mmHg,神志清,精神差,混合性失语,查体不合作,双侧眼球向左侧凝视,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肌力0级(坠落试验阳性),右侧病理征阳性。
NIHSS评分18分。
随机血糖5.6mmol/L。心电图:快速心房纤颤、ST-T改变。
2
术前影像学检查
颅脑CT无出血,枕叶皮层可疑新发梗死灶。
头颈部CTA
3
诊断
定位诊断:左侧颈内动脉供血区,责任血管为左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
定性诊断:急性期脑梗死,左侧颈内动脉栓塞,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TOAST分型:心源性栓塞。
治疗策略:患者发病时间不详(患者7:00与家属电话正常通话),溶栓禁忌。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全身麻醉下,球囊导管配合中间导管抽吸并支架取栓,必要时球囊扩张。
4
手术过程
DSA-LICA: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以远闭塞。
Flowgate 2球囊导管到达颈内动脉C2段,微导丝配合Catalyst 6中间导管到达眼动脉段,球囊导管加压阻断血流、负压抽吸,左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M1段恢复血流。
血栓图片:质韧,符合栓塞栓子特点。
Synchro 0.014cm 200cm微导丝配合史赛克Pro-18微导管小心通过M1闭塞段到达M3段,微导管造影示远端血管通畅。
通过Pro-18微导管输送Trevo XP ProVue 4×30mm取栓支架到达闭塞部位并释放,5分钟后回收取栓支架,血管再通,观察10分钟,TICI 3级。

术后24小时CT:左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梗死灶。
术后24小时NIHSS评分11分(运动性失语、面瘫、右肢肌力0-2级);术后12天出院继续康复,NIHSS评分7分(言语不清、面瘫、右上肢0-2级,右下肢3级)。
小结
本患者房颤病史,抗凝未达标。急性起病,术前多模影像评估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但起始部盲端表现提示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前交通动脉开放,据文献报道及中心经验提示此类患者一般再通后预后良好。
手术选择Flowgate 2有效近端血流控制;Catalyst 6中间导管,其性价比高,长度充裕、管腔足够、近端支撑有力、头端柔软,抽吸头端不变瘪,攻守兼备,攻可抽吸血栓,守可提供支撑。
Trevo XP ProVue取栓支架释放时支架张开锚定,稍许用力推送支架导丝,使得支架充分张开(Trevo支架推拉技术释放),有效判断病变性质,具有良好的血栓抓取能力,大大提高取栓成功率。支架全程可视,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做到精确掌握血管情况,使得术中更加保证安全性。
专家点评
对于栓塞相关LVO,TRAP(TRevo Aspiration Proximal flow control)或BADDASS技术是最重要的取栓技术。技术重点主要在三个方面:1.近端BGC的使用是这一操作的主要核心,防止栓子向远端移位,在血栓负荷量比较大的时候,通过BGC抽吸可以同时快速血栓减容;2.大腔导管抽吸,大腔导管可以减少血栓逃逸,提高抽吸力;3.取栓支架放置在远端主干分支有利于支架充分打开,提高和血栓的结合力,同时显影支架具有自身一些优势,包括观察病变性质和血栓位置,观察取栓动态过程,尤其尾端marker动态变化判定血栓有无被捕获;通过三者的配合能够提高取栓效率。本病例正是充分利用这一取栓技术优势,高效开通闭塞血管,这种技术也是临床取栓首推的取栓方式。
点评专家
李子付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国家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
获“全国取栓工作优秀个人”称号
上海市脑卒中学会流行病学与预防诊治学组委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主攻脑血管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擅长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建设、信息化建设、复杂取栓技术及重症卒中救治。目前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6项,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20篇,核心期刊20余篇,参与专著编写5部
术者简介
关
键
词
产品:Catalyst,Trevo,Flowgate 2
技术:TRAP
部位:ICA
END


扫码进入史赛克品牌专区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