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神通是一家专注于神经介入业务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掌握脑血管医疗器械关键设计制造技术,运用精尖技术开发创新产品,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精准、安全、有效的医疗方案,致力于成为“脑卒中全解医疗方案提供者”。
为共同展望神经介入领域术式与器械的新发展、新趋势,微创®神通特创「“术”说卒中」专栏,致力于向神经介入医生分享脑血管疾病微创®神通解决方案的经典病例、经验技巧及临床数据等资讯。
本篇文章由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李文帅教授为大家带来使用Tubridge®治疗颅内复杂串联动脉瘤一例,单纯置入血流导向装置使手术更加容易且更加安全。
01
主诉:检查发现脑动脉瘤7天。
既往史:冠心病病史2年余,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度狭窄。高血压病史6年,糖尿病病史5年余,不规律服药。
查体: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02
术前DSA资料:
03
诊断结果:
治疗方案:
材料准备:
Traxcess-14微导丝
T-track®微导管
115cm Navien中间导管
6F NeuronMax 90cm长鞘
Tubridge® 3.5×35mm支架
04
术前用药:
支架选择:
术中操作:
术后即刻造影:

释放后影像判断(支架打开理想状态):
术后用药:
05
术后随访:
06
该病例病变为两个串联宽颈动脉瘤,二者距离较近,难以选择合适工作角度,常规支架辅助栓塞在微导管超选时风险较高,难度较大,单纯置入血流导向装置则比较容易且更加安全。
Tubridge®是镍钛材质自膨式支架,具有柔顺性、超弹性、变形性的特性,本病例展示了Tubridge®支架良好的输送性,及血管弯曲处的良好展开和贴壁性能。
Tubridge®支架上有两条显影的铂铱金属绞丝,能让术者更直接得观察到支架的膨胀状态和远近端的定位。其独特的双螺旋显影丝设计,配合支架重建技术,便于术者正确判断支架的贴壁性。
术后6个月随访两个动脉瘤均愈合,体现了Tubridge®支架较高的金属覆盖率很好地改变了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达到了治疗目的。
术者介绍
李文帅
菏泽市立医院
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兼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脑血管病介入与手术委员会委员,菏泽市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脑血管疾病诊治,尤其是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机械取栓手术;脑血管畸形的介入和手术切除治疗,烟雾病的血流重建手术治疗,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和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常见颅内肿瘤的诊治,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手术治疗等。主持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项目课题1项,菏泽市级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2篇,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国家级期刊论文5篇,以第1完成人获得菏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夏卫东
菏泽市立医院
中共党员,医学硕士,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2017年于三博脑科医院第一届颈动脉内膜剥脱培训班顺利结业,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进修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国际神经介入研修学院结业证书,期间在Yasargil显微外科训练中心进行了系统训练并顺利结业。2019年1月在全球血管吻合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同年11月在全国神经外科显微操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荣获市立医院2019年度全院特殊贡献奖。擅长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开颅和介入诊疗、颈动脉内膜剥脱、烟雾病的颅内外血管搭桥和间接血流重建、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实验室培训等工作。能熟练应用显微血管吻合技术配合团队完成烟雾病、脑动脉硬化性闭塞的搭桥手术及颅内复杂动脉瘤夹闭时的血运重建工作。参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的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及远隔缺血预适应在脑出血中的应用等课题研究。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创神通品牌专区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