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病的患者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脊髓炎、视神经炎,还有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白塞氏病、结节病等的中枢损害,还有自身免疫性脑炎,周围神经病,尤其CIDP等都需要糖皮质激素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一旦用上去 ,可能用的时间不止1个月,有的长达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时候对于医生和患者双方来讲,了解激素的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经常遇到患者不规律应用激素,如随意加减、停药,不规律撤减等,这极易使病情反复,再次对激素治疗反应欠佳,增加激素的依赖性和副作用,造成后续治疗的困难。故从基础做个科普。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很多,这里仅介绍一下我们最常用的甲强龙和强的松。
糖皮质激素生理分泌的昼夜变化与给药的合理时间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具有最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效果的药物之一,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免疫病的患者疾病本身控制良好,但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是双刃剑。
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而四肢肌萎缩、多毛、痤疮、类固醇性糖尿病、类固醇性肌病等等,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由于糖皮质激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可延缓创伤病人的伤口愈合。在儿童可因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负氮平衡,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应对措施: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及加用氯化钾等措施可预防这些副作用。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由于水、钠潴留,可能出现如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等情况。
应对措施:在应用激素期间尽量减少盐分摄入量,适当增加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橙子、香蕉等水果,可食用一些热量较低的食物如黄瓜、番茄等水果,并控制总的热量摄入,必要时加用保钾利尿剂。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体内潜在的感染灶扩散或静止感染灶复燃,特别是原有抵抗力下降者,更易发生感染。
应对措施:在决定采用长时间的激素治疗之前应先整体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需要排查结核、肝炎等潜在的感染。
糖皮质激素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消化性溃疡。
糖皮质激素也能掩盖溃疡的初期症状,以致出现突发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应加以注意。长期使用时可使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加重。在合用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非甾体解热镇痛药时更易发生此副作用。对少数患者可诱发胰腺炎或脂肪肝。
应对措施:加用抑制胃酸分泌或保护胃黏膜保护剂。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钙磷排泄,抑制肠内钙的吸收以及增加骨细胞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
应对措施:如发生骨质疏松症则尽量减少激素的应用,可补充活性维生素D、钙尔奇D(碳酸钙D3)、骨化三醇、密钙息(鲑鱼降钙素)、福善美(阿仑膦酸钠片)等。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多种形式的行为异常,也可诱发癫痫发作。行为异常包括欣快、神经过敏、激动、失眠、情感改变或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某些病人还有自杀倾向。
应对措施:用药后严密观察,如果出现精神症状,可予抗精神病药物对症处理,待激素减量后症状可自行好转。
糖皮质激素抑制晶状体上皮Na+-K+泵功能,导致晶体纤维积水和蛋白质凝集有关。糖皮质激素使眼前房角小梁网结构的胶原束肿胀,阻碍房水流通可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恶化。
患者使用激素请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作主张,切记、切记!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