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5日发布 | 1651阅读

【精彩回顾】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小儿神经外科联盟年会(2023年)成功举行!

神外资讯

2023年5月20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小儿神经外科联盟年会(2023年)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荣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宫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周良辅院士对本次会议进行线上寄语并带来专题讲座,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小儿神经外科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小儿神经外科临床诊疗规范以及前沿课题展开精彩分享,呈现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会议。



录播替换图.png



开场致辞


本次会议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曾高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启。


大会主席张荣教授首先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带来精彩开场致辞:小儿神经外科作为神经外科中一支非常特殊的亚专科队伍,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在各位领军人物的带领下,小儿神经外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周良辅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联盟,以团结和良性竞争带动学科发展。目前随着联盟的不断发展,我们已从最早的20余家单位发展到目前近50家单位,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秉承“一起走、走得远”的理念,相信小儿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的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大会主席宫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一场高规格的会议,汇聚全国各地小儿神经外科的领军人物,可谓熠熠生辉;其次,小儿神经外科联盟是一个做实事的组织,比如张荣主任提出要建成联盟内的大数据平台以及单病种联盟、曾高主任强调的小儿神经外科准入制度及规范化培养等等;第三,周良辅院士特别提出要团结,在优势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小儿神经外科一定要“抱团取暖,一致对外”,发出我们小儿神经外科在国际上的中国声音!



院士寄语


周良辅院士带来精彩的线上寄语:小儿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中一个重要的亚专科。我国各主要省市神经外科相继成立了小儿神经外科,开展了小儿神经外科的医教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儿神经外科的硬软件还较薄弱,发展不平衡、补贴率还不高、人才队伍还不齐全,因此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下成立小儿神经外科联盟很有必要,因为它可以集中我国小儿神经外科的优势病例,针对我国小儿神经外科存在的短板,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小儿神经外科的医教研和人才培养,造福广大的小儿患者及其家庭。



院士讲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带来《后颅窝综合征及其他》主题讲座。周院士对后颅窝综合征(PFS)的命名、流病数据、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了逐一讲解。周院士指出,正式报告PFS 17年来,小脑解剖和功能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是,PFS的临床研究仍处于循证医学的低水平,影响PFS诊断和治疗的提高。因此,积极开展高水平多学科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临床研究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专题讲座




Session 1




第一节


本环节由湖南省儿童医院刘景平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贺晓生教授共同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马杰教授带来《儿童肿瘤的机遇与挑战-整块切除、分子分型与液体活检》主题讲座。马教授从儿童脑肿瘤的诊疗现状、儿童脑肿瘤的分子分型及液体活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科室开展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以及学科建设情况等进行了细致讲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马振宇教授带来《分期不同入路切除儿童颅内生长广泛的巨大肿瘤》主题讲座,首先对神经外科的手术原则和儿童颅内肿瘤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将要,随后通过13例典型的小儿脑肿瘤病例展示,分享了天坛医院多年来采取分期不同入路切除儿童颅内广泛生长肿瘤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本环节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姚红新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李禄生教授共同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宫剑教授带来《儿童视路胶质瘤的天坛诊疗规范》主题讲座。宫教授从视路胶质瘤(OPG)与其他儿童鞍区肿瘤鉴别、NF1与OPG关联、新版WHO CNS肿瘤分类之OPG归属、国内外规范化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以及天坛诊疗规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表示希望大家能从天坛OPG整合诊断及治疗规范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疗效,造福广大患儿。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林志雄教授带来《难治性脑积水的处理策略》主题讲座。林教授从难治性脑积水的定义、发生率及类型谈起,结合临床病例展示,对缓解进展性脑积水策略-暂时外引流方法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端外置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林教授强调,难治性脑积水治疗存在困境,严重威胁脑积水患者的生命,我们要重视;其次,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端外置技术在难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第三节


本环节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坚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鲍南教授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昊教授带来《儿童室管膜瘤诊疗策略》主题讲座,从室管膜肿瘤的成瘤机制、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及前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及国内儿童室管膜肿瘤临床诊治专家共识,分享了对儿童室管膜瘤诊疗策略的独到见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曾高教授带来《多颅缝早闭的手术治疗》主题讲座,分享了关于体会多颅缝早闭手术治疗的经验和体会:与单颅缝早闭不同,多颅缝早闭手术方式与手术时机要根据患儿情况特殊定制,必要时可以术前3D打印辅助设计、人工智能模拟方案;要充分考虑到扩容、对称及稳定;把握核心要点,处理方式各异,均可收到良好效果;手术时机宜早,最好在颅高压和脑积水出现之前;继发的小脑扁桃体下症畸形可在颅缝成型扩大术后观察,有进展或症状时再行手术。

第四节


本环节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何俊平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郭二坤教授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荣教授带来《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主题讲座,从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GCT)的手术治疗策略谈起,对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首程治疗中的手术原则与策略及后继探查手术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出,及时、精准、合理的手术治疗是iGCT患者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关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沈志鹏教授带来《终丝紧张型脊髓栓系的诊疗和治疗》主题讲座。沈教授指出,脊髓栓系综合征是一种需要结合影像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综合做出诊断的疾病;对于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TCS)需要重视,可能存在漏诊的情况。

第五节


本环节由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广宇教授主持。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蔡林波教授团队赖名耀教授带来《放疗在术后广泛种植转移高危型髓母细胞瘤中应用的单中心经验分享》主题讲座。赖教授指出,在精准分子分型时代,M2、M3高危髓母细胞瘤在手术、放疗、化疗传统治疗模式中,整体预后未有较大突破,治疗依旧困难重重;放疗是M2、M3高危髓母细胞瘤基础治疗,尤其病情危重患儿中急诊放疗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手段。




Session 2




第一节


本环节由山东省儿童医院靳文教授和哈尔滨医学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汪立刚教授共同主持。


广东省人民医院万锋教授带来《儿童高级别胶质瘤的诱导分化治疗探讨》主题讲座。正常神经发育的表观调控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儿童高级别胶质瘤:以H3K27和H3G34突变(Oncohistone)为特征的表观分子机制;脑干OPC细胞/半球NSC细胞,分化受阻、被“锁定”在干细胞状态,始发肿瘤,是儿童高级别胶质瘤重要的表观机制之一;针对各种表观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是儿童高级别胶质瘤治疗的策略之一;DNA和组蛋白的甲基化-去甲基化酶、乙酰化-去乙酰化酶及readers均为潜在靶点;有必要对不同表观调控分子的多靶点联合,或诱导分化同时、联合放化疗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梅文忠教授带来《经纵裂-侧脑室-脉络裂入路三脑室肿瘤切除术》主题讲座。三脑室肿瘤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合理的手术策略选择和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是安全有效切除肿瘤的关键。经纵裂-侧脑室-脉络裂入路是切除三脑室肿瘤的常用选择,可有效避免经穹入路所潜在的认知损伤。

第二节


本环节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亚鹏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董芳永教授共同主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杰教授带来《儿童脑肿瘤MDT工作总结》主题讲座。儿童脑肿瘤种类多样,且少见病与罕见病多,多数肿瘤缺少可以依赖的诊疗规范,儿童脑肿瘤MDT有利于推动实施个体化治疗与精准治疗;在儿童脑肿瘤的治疗中,辅助治疗与手术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神经外科在团队里应该担负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儿童脑肿瘤的诊疗痛点与难点仍然较多,有些癌肿仍然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亟待新的突破;儿童脑肿瘤MDT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需要不断学习。


武汉儿童医院杜浩教授带来《儿童后颅窝室管膜瘤的手术治疗》主题讲座。儿童后颅窝室管膜瘤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儿童后颅窝室管膜瘤可以根据位置分为I-III型;儿童后颅窝室管膜瘤III型手术治疗要注意保护颅神经大血管及脑干;儿童后颅窝室管膜瘤III型手术治疗后易发生肺炎等并发症,要加强围术期管理。

第三节


本环节由河南省儿童医院齐林教授、福建省儿童医院荆俊杰教授和深圳市儿童医院车东方教授共同主持。


天津市环湖医院李庆国教授带来《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管控》主题讲座,从环湖医院颅内感染管控的发展历程谈起,介绍了环湖医院2018-2021年颅内感染检测概况(脑脊液细菌培养),并结合典型病例分析了宏基因组测序(NGS)和快速PCR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的益处,同时对颅内感染的精准快速诊断、指导早期合理用药、实时监测病情进展以及指导停药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鞠延教授带来《pediatric meningiomas,rare but unique entities》主题讲座。鞠教授指出,儿童脑膜瘤虽然少见,但表现形式与成人迥异之处较多,其存在特殊的规律性;对于儿童脑膜瘤的判断,要基于个体化的遗传背景、特征等来制定独特的诊疗方案;目前儿童脑膜瘤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数据支持,未来我们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积累数据,对这一类病人进行整合分析。

第四节


本环节由河南省儿童医院齐林教授和福建省儿童医院荆俊杰教授共同主持。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杭州教授带来《脊神经管闭合不全的分型、手术时机和方法》主题讲座,从脊神经管畸形(闭合不全)的定义、胚胎发育分型谈起,结合临床病例展示,分享了脊神经管畸形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法相关的心得和体会。王教授指出,组织胚胎学分型是学习这一类疾病的基础;核磁共振脊髓脂肪瘤患者评估的基础;CORD/SAC比值的引入脊髓脂肪瘤教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宫杰教授带来《儿童侧脑室相关肿瘤的诊疗》主题讲座。儿童侧脑室相关肿瘤多见,对于首次发现的病变,需结合临床症状、可能的肿瘤病理性质、部位、大小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术前计划,减少脑损伤,可使得患儿取得良好的手术预后;儿童侧脑室相关恶性肿瘤,仍需要多学科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会议总结


大会主席张荣教授在总结致辞中指出,今天的会议各位专家讨论非常热烈,小儿神经外科联盟未来将在大数据平台条件下,在国内的共识下进行诊疗,进而形成我们国内的指南,同时在尚未形成共识的疾病领域,我们要尽快达成一些共识,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拿出我们中国的数据。其次,我们要开展基层工作,在基层单位全面普及小儿神经外科知识,以及小儿神经外科继续教育工作。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感谢美敦力在本次会议中的辛苦付出!


TIP:

1底图_3.gif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