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5日发布 | 141阅读
颈肩痛到底是不是颈椎病?需要治疗吗?

谢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结构和功能的障碍性疾病。目前颈椎病发病呈现出普遍化、年轻化的倾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年轻群体使用电子产品、学习、低头工作使颈部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导致颈肌疲劳、颈椎结构改变和颈部失衡,这被认为是患颈椎病的主要原因,颈椎病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Q

哪些人容易得颈椎病?

A

① 长时间低头看书、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员易患颈椎病;


② 头颈部有外伤的人员。头颈部外伤并不直接引起颈椎病,但却往往是颈椎病症状加重的因素。一些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外加头颈部外伤常诱发各种症状,甚至导致瘫痪。生活中也常有经过不适当的颈部按摩后发生瘫痪的报道;



③ 不良姿势的人员。例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枕头较高,坐着睡觉等;还有在车上睡觉,因睡着时肌肉的保护作用变弱,刹车时就容易出现颈部损伤;


颈椎结构发育不良的人员。例如,先天性小椎管是发病基础,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1倍。


Q


得了颈椎病会有什么表现呢?

① 颈椎病起病时多数症状轻且不易被重视,且大多能够自行恢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被引起患者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发生失眠、烦躁、易怒、焦虑、抑郁等;


② 颈椎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


③ 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感、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感,有时不自觉的拿捏不住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感、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感,有时不自觉的拿捏不住;


④ 典型的严重表现是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两脚麻木、行走时如踩棉花;


⑤ 最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及四肢瘫痪;


⑥ 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脖子僵硬,活动受限;


⑦ 还可伴有头晕、感觉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也可发生猝倒;


⑧ 当颈椎病累计交感神经时刻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两眼发胀发干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有紧束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也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和发音困难等。


Q


发生下述这些症状就是颈椎病吗?

颈肩痛就是颈椎病吗?

颈肩痛不一定就是颈椎病。颈肩痛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而颈椎病只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原因。


出现颈部酸痛、头晕、耳鸣、手麻就是颈椎病吗?

出现这些症状不一定就是颈椎病。有时候颈部肌筋膜炎、枕大神经炎也可导致颈部酸痛;高血压、脑源性和心源性疾病也可导致头晕、耳鸣;手麻的症状则很多疾病均可引起。

颈部活动时响就是颈椎病吗?

颈部活动时出现响声,可能是肌腱滑动时的弹响,或是项韧带钙化、颈椎小关节失常、关键囊炎以及颈部韧带炎症所致的响声。可能是颈椎病的一种表现,但有响声并不一定就是颈椎病。尽管响声产生的原因是颈椎慢性损伤后发生退行性改变所致,有可能发展成颈椎病,但也可能不发展成颈椎病,有时候是没有任何临床意义的。因此,有响声并不一定就是得了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就是颈椎病吗?

正常情况下,从侧面看颈椎,有一个生理性的前凸。颈椎病患者的这个生理曲度常常消失、变平,甚至变成后凸;但是,生理曲度变直并不一定就是颈椎病。在颈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和发生炎症的情况下,颈椎的生理曲度也会变直,但并无神经、脊髓或椎动脉受损。


Q


颈椎病有哪些类型?

类型

躯体表现

脊髓型

颈椎病

下肢乏力、步态不稳、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花干,或者出现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经常颈部疼痛,脖子不管是什么样的姿势都感觉不舒服。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头痛、头晕,视力、听力下降,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作性眩晕、复视,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下肢突然出现无力而猝倒,或者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昏迷。

神经根型颈椎病

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颈肩部、双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冷热不分)或过敏(针刺样、蚂蚁爬一样的感觉),或上肢无力。

食管型

颈椎病

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和咽部不适感。

颈型

颈椎病

颈后部肌肉劳损为主,表现为颈部僵硬、局部疼痛,常伴有后枕部头痛。

混合型

颈椎病

同时合并以上两种或更多类型者,临床上混合型颈椎病也很多见。


Q


颈椎病的治疗有哪些?

非手术治疗


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症状可消失或缓解。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牵引治疗、按摩治疗、封闭、颈托及针灸等。

手术治疗


一般经过正规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病患者均应手术治疗,以下情况包括:

  1. 诊断明确,非手术治疗1-2个月确实无效或无明显好转;

  2. 症状进行性加重,疼痛剧烈,有明显肌肉萎缩、反射异常或者发生急性肢体痉挛性瘫痪,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3. 症状突发,经确诊为颈椎病,并经短期保守治疗无效者;

  4. 全身情况尚好,各主要器官无严重病变,可以承受手术。


Q


颈托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适用于哪些患者呢?

颈托作为外固定的一种形式,主要起到维持颈椎稳定的作用。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体间可能有松动,活动时可能加重症状,甚至发生椎体滑脱。佩戴颈托可减轻颈椎的压力,减少摩擦,从而减轻神经根的刺激。颈椎病急性发作、原有疾病快速进展、手法复位或对于颈椎术后患者,颈托可以给颈椎提供一个稳定的愈合环境。但是,佩戴颈托应掌握好时间。保守治疗的人不能长时间佩戴颈托固定,一般不超过6周。因为长时间的颈托固定会导致颈部肌肉萎缩,进而加重颈椎不稳。因此,在颈托 间隙,应适当进行颈部后伸肌肉的功能锻炼。


适用: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型颈椎病伴有颈肩部严重疼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伴有眩晕、恶心、呕吐者;

颈部外伤患者;

颈椎结核、肿瘤术后;

颈椎骨折、脱位者;

各类颈椎疾病手术后软组织被破坏,稳定性差,均可佩带颈托制动。


患颈椎病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① 颈椎病患者要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② 已经有颈椎病症状的患者,应当减少工作量,适当休息;

③ 颈椎病患者在工作中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和电风扇,注意保暖;

④ 颈椎病患者应该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提取重物等,平常应注意保护颈部,防止受伤。

怎样预防颈椎病?

① 改变不良劳动姿势: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每半小时应该仰头,让颈部肌肉适当休息;

② 注意睡眠姿势:选用合适的枕头(8-10厘米高),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③ 及时就医:这点非常重要。当颈肩部、手臂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医生处就诊,实施治疗以预防颈椎病进一步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谢嵘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髓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动物实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治疗与应用分会全国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专业学院CCSO脊柱显微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髓脊柱组委员兼秘书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SCI文章30余篇

  • 2016年获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入选华山医院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华菁奖及华英奖)各1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获得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项;荣获2022年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青年医师奖

  • 擅长各类椎管椎旁肿瘤、脊髓肿瘤、神经脊柱疾病、颅颈交界畸形以及脑肿瘤的开放及微创手术治疗

谢嵘教授已入驻脑医咨询平台,快去向他咨询提问吧!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脑医咨询公众号

进入我的线上咨询室!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