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神通MISS论坛-缺血整体解决方案于5月7日在青岛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勇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吴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高连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洪波教授联袂主持,与山东各地的神经介入专家共同围绕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技术与材料探索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会议开始
会议开场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勇教授致欢迎辞,微创®神通陪伴医生特别是做缺血手术的医生多年,一直耕耘在神经介入领域,从最开始的Apollo™颅内动脉支架系统到今天的脑卒中全线产品方案提供者,为脑卒中疾病患者带来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微创脑科学医学教育部 石霄鹏
微创脑科学医学教育部石霄鹏将缺血相关产品与实际的临床应用场景相结合,通过对此产品特点、操作技巧的详细介绍,突出了微创®神通缺血产品在临床当中的应用优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吴伟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吴伟教授表示椎动脉血管变异复杂给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几项大型RCT研究表明颅外段狭窄的支架内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低。吴伟教授结合实际的临床病例详细讲解了在不同病变类型当中的支架选择及操作技巧,并表示Bridge®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以下简称“Bridge®支架”)的载药浓度低、刻槽载药靶向释放进一步降低了药物的神经毒性,所采用的钴基合金材料使得支架的壁更薄,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支架的顺应性更好、径向支撑力大,成型效果更好,术后再狭窄率更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郑洪波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洪波教授从围手术期的管理、患者的选择、操作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颅内ICAS支架术可能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并且结合实际的临床病例详细讲解了并发症的防治及处理技巧。对于并发症的防治应充分做好术前评估,根据不同的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材料。并发症的治疗以预防为主,早期进行识别、补救有利于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勇教授从桡动脉的解剖及穿刺、桡动脉入路造影的难度分析、桡动脉通路搭建技术策略、桡动脉通路器械的选择及改进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桡动脉入路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并对FUBUKI神经导管给予了高度评价,其更小的外径对血管的损伤更小,达到了介入治疗更微创的效果,FUBUKI产品具有管腔扩张、亲水性涂层和尖端圆润处理的特性,摩擦力较小,其亲水性涂层允许FUBUKI应对其他产品无法处理的病例,减少与血管的滑动摩擦并确保操作轻便,可顺滑地将尖端推送至更高的位置;尖端圆润处理提高了产品对于迂曲血管的追踪性能,并减少将导管推送至远端时损伤血管的风险,是“人人都能轻松操作的导引导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高连波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高连波教授从颅内动脉狭窄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策略。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合适的病人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有症状性的严重的颅内动脉狭窄、伴随分水岭区域梗死同时侧枝循环储备代偿能力差、斑块高度易损、积极药物治疗仍会导致血管事件的高风险人群应积极进行介入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方式、器械的选择、操作技术的改进和围手术期的管理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Panel环节
会议Panel环节开始,几位专家对神经介入狭窄领域治疗材料发展、通路选择、治理策略以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后山东各地的神经介入专家通过临床病例,在药物支架在临床使用中的问题及发展空间、急性卒中闭塞的原因的判断与材料选择、经桡入路病例选择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贺西亮教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张贤军教授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贺西亮教授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贤军教授通过几个病例介绍了Bridge®支架在临床的应用优势,基于Bridge®支架的刻槽载药的特点优异的径向支撑力和抗疲劳性,是血管内治疗的利刃,能够明显降低椎动脉起始段支架术后再狭窄率,同时桡动脉支架植入更适合桡动脉入路,Bridge®支架的产品特点也更加适合桡动脉入路。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丁宏举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徐保峰教授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王永久教授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丁宏举教授表示:Bridge®支架在颅内使用的效果也非常好,包括在急诊取栓后的支架补救治疗中的效果也很好,没有出现血栓形成再闭塞的情况。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徐保峰教授表示:药物支架在神经领域是新的产物。Bridge®支架通过刻槽技术将载药量减少,使得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未来在颅内的使用也是有非常大的空间。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王永久教授也表示:Bridge®支架术后再狭窄率低,远期效果好,也适合在前循环应用。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周光教授
枣庄市立医院脑科中心 尹航教授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周光教授和枣庄市立医院脑科中心尹航教授结合Neurohawk®取栓支架在临床的使用体验,认为Neurohawk®取栓支架拥有合理的径向支撑力,结合其大小网眼设计能够提高血栓捕获的效率。支架通体显影能够在术中实时观察支架的打开状态,了解血栓是否完全嵌入到支架内,有利于术者做出准确的术中判断和决策。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高连波教授表示与单纯取栓相比,合并ICAS病变的取栓支架如果过硬,对斑块的损伤会比较大并且不容易显示狭窄部位的形态,而Neurohawk®取栓支架在狭窄部位可以完整的显示狭窄的形态。并且合并ICAS的病变在取栓过后发生闭塞,如果高度怀疑是弹性回缩,应该补充球囊成型或直接球扩支架成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洪波教授表示合并ICAS的取栓手术要根据病变位置、狭窄程度、血管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淄博中心医院 刘建强教授
山东省中医院 张金平教授
淄博中心医院刘建强教授和山东省中医院张金平教授通过颅内狭窄的病例介绍了球囊预扩、后扩的操作技巧以及球扩支架的使用技巧,表示Diveer®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拥有0.029inch的超低外径能够轻松穿越狭窄病变部位,0.017inch的头端外径,便于通过高度狭窄病变,渐变式推送杆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和推送力,Bridge®支架具有高柔顺性的链接单元设计,以及支架壁薄、刻槽载药、靶向点灌等特点,相比其他药物支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勇教授表示ICAS病变再闭塞可能是血栓形成,也可能是斑块破裂形成夹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高连波教授表示球扩支架成型过程当中容易造成斑块破裂出血,但自膨支架植入过程中,预扩球囊的顺应性、长度、直径都会带来术中的并发症,因此在选择球囊的时候,其长度、顺应性、扩张成角的病变部位、扩张压力与速度都会引起相关并发症,因此材料的选择和操作都应该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要想改变成角带来的血管损伤,球囊成型之后,要将中间导管向上跟进,然后轻轻的撤球囊,这样是安全的,同时中间导管为下一步支架的置入做准备。球扩支架置入时,支架释放之后球囊要充分回抱,避免回撤过程中球囊与支架之间摩擦力过大造成支架移动。球囊第一次泄压之后再扩张1-2个atm的压力,之后再泄压,这样球囊回抱的会更好。球囊支架回撤球囊时同样要将中间导管/长鞘等通路系统高到位,提供足够的支撑性,提高球囊的接送能力。对于后循环狭窄,预扩要充分,后循环斑块大部分都是硬质斑块,预扩不充分,一但把自膨支架放开,残余狭窄率高、贴壁不好,肯定会血栓形成、再狭窄,尤其是早期的支架内血栓形成。
临沂市人民医院 崔言森教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刘彤辉教授
临沂市人民医院崔言森教授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刘彤辉教授通过临床病例,详细介绍了FUBUKI神经导管在临床应用当中的优势,其大内腔小外径的设计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减小对血管的损伤,同时FUBUKI既是长鞘又是性能优异的指引导管,在急诊取栓、桡动脉神经介入治疗中有广阔的前景。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徐保峰教授表示:经桡是神经介入治疗的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了患者的长时间卧床,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操作是可以经桡的,随着器械的进一步改进,经桡是神经领域下一步很好的发展方向。
模拟器操作精彩瞬间
参会专家进行模拟器操作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勇教授在经桡模拟器演示FUBUKI经桡动脉建立通路
参会专家详细了解FUBUKI的产品特性
参会专家详细了解Neurohawk®取栓支架的产品特性

参会专家在电子模拟器模拟手术操作
讨论与总结
会议结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张勇教授进行致辞总结:感谢大家前来参会并期待下一次的交流,也期待微创®神通能够继续为神经介入带来更多好的产品。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