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15日,
WLNC-OCIN 2023中外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上海举行。
当追求创新的MicroVention™遇上推陈致新的WLNC,
一个改善了患者生活,一个在创造医学奇迹。
而当MicroVention™学术之旅开启
我们在神经介入的技术里不断前行,
在分秒必争的学术中无尽探索,
这中途,我们都经历和收获了什么?
让我们透过此次MicroVention™系列活动的镜头,
一起领略独属于MicroVention™的精彩瞬间。
2023年4月14日,在世界瞩目的WLNC(世界神经介入手术直播大会)盛会期间,MicroVention医疗携旗下WEB™瘤内扰流装置参与MicroVention卫星会,并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辉教授分享主题为“WEB™瘤内扰流装置在分叉部动脉瘤中的应用初探”的精彩讲座。
王辉教授通过分别应用WEB™ SL 4×3瘤内扰流装置、SOFIA™ 5F 115中间导管、VIA™ 21微导管;WEB™ SL 6×4瘤内扰流装置、SOFIA™ 5F 115中间导管、VIA™ 21微导管;WEB™ SL 9×7瘤内扰流装置、VIA™ 27微导管;WEB™ SL 8×4瘤内扰流装置、VIA™ 27微导管等器械,详细分享了4例动脉瘤手术中WEB™瘤内扰流装置在分叉部动脉瘤中的应用经验。王教授表示,WEB™瘤内扰流装置适用于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WEB™瘤内扰流装置置入能够顺应动脉瘤形态且贴壁性良好,扰流作用明显,术后即刻造影剂滞留,术后无异物在血管腔,无需抗血小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方淳教授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张天教授对王辉教授展示的WEB™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病例分享给与了高度评价,同时表示,瘤内扰流装置WEB™置入瘤内,贴合瘤壁,密封瘤颈,近端金属覆盖密集,能达到很好的瘤颈分流血流及瘤内扰流,且不影响到分支血管及载瘤动脉的血流,给我们带来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式。对于治疗不同类型的动脉瘤,特别是有成角的动脉瘤,VIA™微导管塑形很重要,能塑形就塑形,但塑形角度的大小,需要经验的积累。目前有开展几例WEB™手术,都在相互学习中。WEB™瘤内扰流技术非常有用,但由于经验的不多,需要我们重视对动脉瘤瘤体解剖的理解和数据的测量。

刘建民教授团队应用WEB™ SL 9×6瘤内扰流装置治疗一例前交通动脉瘤,该手术由赵瑞教授完成。术中,WEB™释放顺利,能顺应动脉瘤形状且贴壁性良好,扰流效果明显。讨论中,刘建民教授指出,WEB™瘤内扰流装置的出现为神经介入医生带来全新的选择,它是首个针对分叉部动脉瘤的瘤内解决方案,无需长期抗血小板药物,可达到分支血管保护,可治疗破裂及未破裂的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全新术式。最后与会专家统一指出WEB™瘤内扰流装置型号的选择至关重要,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术中应充分暴露动脉瘤的瘤颈,才能达到对血管重建,改变血流动力学,从而治愈动脉瘤。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建民教授团队
许璟教授应用Web™ SL 7×5瘤内扰流装置成功治疗一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瘤,解脱后,造影显示,可见动脉瘤瘤腔内有明显造影剂滞留,WEB™密封瘤颈,分支血管血流通畅。讨论中,与会专家统一指出,在选择瘤内扰流装置WEB™型号时,要根据动脉瘤的最小高度和瘤体的平均宽度,选择高度上减1或2mm,宽度上加1或2mm的WEB™。刘建民教授认为,WEB™瘤内扰流装置的出现为神经介入医生带来全新选择,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相比,WEB™瘤内扰流装置能够更充分地覆盖瘤颈,并且不容易被血流冲击压缩,同时实现对分支血管保护,所以使用WEB™瘤内扰流装置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更合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许璟教授团队
此外,管生教授应用LVIS™ 3.5×20支架、弹簧圈等经右侧桡动脉入路成功治疗一例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术中讨论,刘建民教授指出编织支架,例如LVIS™支架,作为第三代动脉瘤辅助支架,在迂曲的血管位置,具有良好的贴壁性,由于自身的小网孔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弹簧圈突入支架内的发生率,目前对动脉瘤的治疗目标是要充分覆盖瘤颈,LVIS™支架相比激光雕刻支架,具有较高的金属覆盖率,促进血管内皮的生长,能较好的重建血管,达到血流导向的作用,作为动脉瘤辅助栓塞治疗时使用安全可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管生教授团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史怀璋教授团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管生教授团队介绍了一例应用WEB™ SL 6×4瘤内扰流装置、VIA™ 21微导管等行经股动脉入路治疗右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的病例。管生教授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指出,使用WEB™瘤内扰流装置治疗,整个手术简单,快速,充分诠释了One and Done,仅用单一器械治疗分叉部动脉瘤,术后动脉瘤即刻不显影,患者恢复良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管生教授团队
2023年4月12日-13日,重点回顾WLNC里约主会场精华部分,来自巴西、美国、德国的4位知名神经介入专家在行业研讨会上,带来了4场无与伦比的精彩讲座,详细分享了MicroVention旗下多款产品的临床应用经验和心得体会。
4月12日
Dr. Francisco Mont'Alverne. MD,巴西
4月13日
Dr. João Miguel. MD,巴西
Dr. Boris Pabonl. MD,哥伦比亚
Dr. Markus Möhlenbruch. MD,德国
至此,为期3天的MicroVention学术之旅在精彩纷呈的手术演示、病例讨论和精彩讲座中,以WEB™瘤内扰流装置、SOFIA™中间导管、VIA™微导管等器械为笔,为本次MicroVention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躬行实践,行稳致远,让我们共同见证新技术、新疗法、新技艺的诞生和发展,共促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发展!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章、视频、直播以及通过此内容使用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仅代表讲者本人或者该第三方的内容和观点,与Microvention公司的立场无关。本页面所载的内容、信息、评论仅供参考。如果您是一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您应该通过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页面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我们也建议在作出任何评价或治疗决定前请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如任何个人或其他媒体、网站欲转载使用本页面所载文章、视频、直播以及通过本页面使用或连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任何文字、图片或音、视频的,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