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马龙 哈国苗 王建华
文章整理:赵宝元整理
病例特点:遭遇超Ⅲ型弓,经桡动脉穿刺,取出基底动脉血栓病例

病例简介
0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80岁老人,突发偏瘫、言语不能,且院内卒中,从临床表现看,应该是左侧颈内动脉系统病变。
遭遇Ⅲ型弓:左侧颈总到位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但后交通较为发达,Ⅲ型弓头臂干开口太低,右侧颈总动脉到位困难,低位造影一看,右侧颈内动脉系统无异常,但右侧椎动脉远端显影不良,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远端根本未汇入基底动脉,看来,必须迎难而上,面对超难到位的右侧锁骨下动脉了。
治疗过程
02

术中造影:

困难跟预想的一样,尝试几次都未能如愿,导管的力量数次分解入升主动脉,导引导管难以到达右侧颈总动脉导引导管。
这是Ⅲ弓的难点↓
快速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于6F动脉鞘,造影管轻松到位右侧椎动脉,露出庐山真面目:基底动脉栓塞,此时,患者烦躁不安,右侧肢体肌力下降为1级,原本能活动的左侧肢体活动也开始减少,心率130次/分,病情在快速恶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不能开通基底动脉,后果不堪设想,导管室内,只有监护仪单调而急促的声音。
0.035泥鳅导丝携带5F单弯外衬6F guiding导引导管同轴快速到位椎动脉V2远端,撤出泥鳅导丝和单弯导管,微导丝携带Rebar-27直奔主题。必须快,而且稳,微导管找到真腔。
微导丝携带Rebar-27、5F Navien中间导管,微导管穿过血栓,铆定血栓打开取栓装置:6mm*30mm Solitaire AB,第一次血流复通,快速分析病变性质。
结论:栓塞。
一次性取出质地柔软暗红色栓塞物。
取栓影像
总结讨论
03

1、遭遇Ⅲ弓往往右侧颈总动脉开口低,导丝携带导引导管难以到达,通路建立较困难,是经股入路的难点和挑战。为争取时间,可考虑经桡动脉穿刺置鞘路径短,易于到达V1段建立通路。
2、经桡动脉入路材料选择不能使用8F guiding导引导管,只能使用6Fguiding导引导管作为导引导管建立通路,但6F guiding导引导管不能兼容6F中间导管。
注:5F Navien中间导管通过6F导引导管较涩,可以勉强通过。而5F sofia中间导管能够通过6F guiding导引导管。
3、可直接用5F单弯造影导管外衬6F银蛇中间导管到达基底动脉或5F单弯造影导管外衬6F DA远端通路导管建立通路。
4、通桥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头段8cm软头,具有导引导管和中间导管的双重作用,可以通过6F动脉鞘,建立通路。
5、优点:目前的通路导管中,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与中间导管相比,DA无需长鞘辅助,对桡动脉损伤更小,头端更稳定,0.071大内腔可兼容多种器械。
材料优点:
071(6F)银蛇DA远端通路导引导管更高的到位能力与普通导引导管比较可以到达海绵窦段和V3段,提供稳定支撑。


作者简介

赵宝元
武威市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武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
武威市中医院脑血管介入团队学科带头人,武威市脑血管介入与卒中早期康复创新工作班组组长。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曾在兰大二院进修神经内科和急诊,中国人民解放第940医院神经内科高级卒中中心进修脑血管介入
任武威市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威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威市中西医结合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威市神经内科学会常务委员、甘肃省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开展脑出血微创锥颅引流近500余例,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380余例,开展急性脑梗塞血管内机械取栓,动、静脉桥接、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支架成形术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