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8日发布 | 2849阅读

【会议报道】“2023西湖神经外科论坛”成功召开

陈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闫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张建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四月清和雨乍晴,“2023西湖神经外科论坛暨2023年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浙江省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年会”于4月20-22日在杭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邀请顶级专家学者就前沿热点展开交流讨论,致力于搭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高水平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高教授主持。出席本次大会的主要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教授,浙江省医师协会秘书长田云鹏先生,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王硕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天津总医院张建宁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贾旺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建民教授等众多知名专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建民教授首先致辞,对两位院士和各位同行莅临本次西湖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诚挚感谢所有讲者和主持的的无私奉献,分享交流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理念以及新进展,共同推进神经外科事业发展。

随后浙江省医师协会秘书长田云鹏先生致辞,由衷感谢各位专家和青年医生参与本次会议,传经送宝,分享交流,会议内容丰富,注重临床兼顾学术,体现了医师协会的主旨,切实带给广大医师实用的获益,兼顾提升学术能力和临床水平的双重意义。

接着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教授致辞,称赞本次大会内容安排从临床到学术,聚焦神经外科前沿热点问题,肯定西湖神经外科论坛举办十二年,影响力不断提高,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精彩纷呈、讨论激烈的论坛讲座。

首先周良辅院士以“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和大师是怎样锤炼成的”为题,缅怀上世纪上医、中山医院医学生的锤炼、住院医生的磨练过程,回忆我国神经外科发展历程与各位大师的经历,思考优秀外科医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勉励青年医生坚持不懈、勇攀登锐意进取,振兴中国神经外科。

赵继宗院士发表了题为“神经外科复合手术”的学术报告,简介从手术室诞生到复合手术室的发展历程,深入浅出阐述复合手术室的应用模式、范围与发展前景,分享天坛医院复合手术的初步成果,展望 “脑心同治”诊疗中心与新治疗模式,为脑血管病治疗打开新局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徐建国教授介绍“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建设及发展”,介绍华西医院的创建与发展、华西神外的创建与发展;注重医疗为本,严格细分亚专业、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教学兴科,科研强科;强调人才是未来,介绍华西医院年轻医生培养制度。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岳树源教授介绍“天津总院神经外科学科建设及发展”,首先介绍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创立与发展历程、专科规模、学科建设投入,而后分享了有关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指出学科建设的核心——影响力,提出四个关键因素:学科定位、科学管理、人才培养、文化建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高教授介绍“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学科建设及发展”,简述了学科建设——临床业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情况,从中思考临床业务的变化、科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人才培养的制度与标准,最后,展望未来学科建设的规划,做到“创新”引领、“传承”发展。


随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云会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蓝青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雷霆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施炜教授等对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午餐时间精心安排了五场精彩的卫星会议。由浙江明州康复医院副院长刘长文主任带来“重症康复:多学科团队组建与发展”,介绍了重症康复的进展与多学科团队的组建;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徐佳鸣主任带来“3D数字手术显微镜(外视镜)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分享外视镜在显微神经外科的应用及其优势;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朱君明主任带来“神经外科机器人在功能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讲解Q300微型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功能及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由美敦力智能设备与神经外科事业部李为经理带来“神外一体化智能设备的临床应用”,介绍了神外一体化智能设备在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外、创伤、脊柱脊髓等手术中的应用;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柳夫义主任带来“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分享了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在硬膜修复、颅底重建的应用。


下午的分论坛上,神经外科领域的名家大师和青年才俊共聚一堂,呈现一场多方面、高层次、精彩纷呈的学术盛会。下午的会议分为临床研究与转化 微血管减压分论坛、脑血管畸形分论坛、颅底分论坛、脊柱分论坛和护理分论坛,在五个会场分别举行,进行各亚专科更深入的学习交流。


01

临床研究与转化 微血管减压分论坛:

临床研究与转化 微血管减压分论坛邀请了神经外科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就前沿及热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致力于搭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高水平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临床研究与转化 微血管减压分会场第一节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游潮教授、安徽省立医院牛朝诗教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褚正民教授主持。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礼刚教授以“急性脑损伤后神经退变——从基础到临床”为题,通过临床结合文献探索了急性脑损伤到退变的机制以及展望了临床治疗方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江荣才教授献上了“急性脑损伤后神经退变——从基础到临床研究与转化”报告,提出了头颈淋巴引流和颈部淋巴结免疫调控双手段,或者可以产生治疗TBI等脑损伤的新疗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建民教授报告主题是“神经外科临床创新及转化研究”,强调了医学发展离不开创新,总结了临床创新及转化研究是驱动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讲课内容结束后,由出席本次临床研究与转化 微血管减压分会场点评嘉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党木仁加甫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宏伟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程远教授进行点评,对各位讲者的精彩讲解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分析及总结,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与心得给出了肯定的点评,给大会增添了更浓厚的学术意义。


接下来的第二节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费舟教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李建民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杜权教授主持。

首先由中日友好医院于炎冰教授作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疾患热点问题分析”相关报告,通过热点问题全面介绍了显微镜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疾患的现状与展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罡教授以“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为题,结合典型病例和精彩手术视频,全面讲解了面肌痉挛显微外科治疗的技术要点和困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俞文华教授报告了“复杂三叉神经痛MVD策略与实战”, 以精彩的手术视频演示,为在座的同行分享了宝贵的手术策略与实战经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严锋教授作了题为“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患”的学术报告,结合临床病例详细讲述了神经内镜开展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意义、优势以及与显微手术的比较,分享了全内镜MVD的临床体会。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雒仁玺教授以“全内镜脉络丛-绒球间入路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为题,从责任血管处理方式、神经保护等角度,详细介绍全面列举与总结内镜下面神经血管减压术要点。


讲课内容结束后,由出席本次临床研究与转化 微血管减压分会场点评嘉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李世亭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陈隆益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郭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陈毅力教授进行点评,对各位讲者的精彩讲解进行了详细总结及给予肯定,并给出了个人的展望,给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02

脑血管畸形分论坛:

分会场第一节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蒋传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帅教授、浙江省舟山医院蒋峰教授及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金玲江教授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硕教授做了题为“B超和ICGA引导下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的学术报告,主要比较了术中超声和其他影像引导技术的优缺点,结合病例介绍脑动静脉畸形术中超声及吲哚菁绿(ICG)荧光造影在脑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巍教授作了题为“高级别BAVM的复合手术策略及效果——华山经验”的学术报告,通过分享不同类型的AVM病例,阐述华山医院在安全开展AVM复合手术方面的治疗经验。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第二医院蒋宇钢教授以“复杂巨大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为题概述了巨大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及目前的现状,采用典型的手术案例向我们详尽展示了复杂巨大动静脉畸形的切除技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林教授讲解了“复合手术室在脑血管畸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系统介绍了AVM的治疗现状及复合手术室的临床应用,并对畸形血管团的术中处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金华市中心医院童民锋教授就“复合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的治疗体会”作了报告,从手术的目的、手术策略等多角度出发,分享了颅颈交界区动静脉瘘的复合手术治疗经验与体会。


接着,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中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丰育功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谦学教授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柯以铨教授对第一节的精彩报告进行点评:AVM需强调精准定位及精准切除,超声及ICGA辅助检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年轻医生兼顾开颅及介入治疗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会场第二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刚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元立教授、温州市中心医院孙军教授及浙江省中医院张昕教授主持。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作出了题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治愈性栓塞治疗”的精彩报告,从bAVM治疗面临的挑战出发,回顾以往血管内治疗存在的问题,对治愈性栓塞在临床治疗中的可行性做了全面分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恩敏教授报告了“颅内动静脉畸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策略及进展”,以脑动静脉畸形放射外科治疗的历史和演变为出发点,回顾了伽马刀治疗AVM的疗效,总结了未破裂AVM放射外科的治疗策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方兵教授作了题为“血管内治疗在脑动静脉畸形系统治疗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从开颅术前栓塞、靶点栓塞、放射外科前栓塞及治愈性栓塞等方面分享了血管内治疗的独到经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则群教授作了“脑动静脉畸形栓塞的思考”的学术报告,详尽回顾了治愈性栓塞AVM构筑学的进展,同时深入探究了治愈性栓塞潜在的风险。

宁波市第一医院周圣军教授讲解了“脑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策略”,从AVM的解剖学结构、手术方案的设计、术中术后常见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做了精彩的分享。


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戴以武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璟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蒲军教授对第二节的精彩报告进行点评:AVM的治疗方式中,开颅、介入、放射外科各有千秋,各种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病情可互相配合,个体化精准治疗,最终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03

颅底分论坛:

本次颅底分会场第一节由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晓川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伟明教授、浙江省台州医院胡小铭教授主持。


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教授主持致辞,对各地同道参与此次颅底学术盛会表示欢迎,并提出本次西湖神经外科论坛颅底分场邀请五湖四海的顶级专家来分享颅底手术经验,是一场大家交流学习颅底神经外科的学术盛会。随后会场举行了内容高端、阵容强大的颅底神经外科大师讲座。

首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晓华教授献上了题为“迷路入路及其临床应用”,用精美的解剖图片详细讲述迷路结构,结合病例阐述经颅底迷路入路切除肿瘤的要点,最后总结了面神经分离和颅底重建是迷路入路手术的重要因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勇杰教授带来“面神经解剖及其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的报告,通过结合面神经解剖知识和不同病例,介绍了经中颅窝入路、乙状窦入路、经迷路入路等面神经相关入路切除听神经瘤,并总结各个入路的优缺点。

湖州中心医院苏忠周教授以“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为题作报告,详细讲解了眶上外侧入路研究进展,手术体位和手术步骤,并结合具体病例阐明应用眶上外侧切除鞍结节的优点以及注意事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柳夫义教授报告了“经动眼神经三角处理累及海绵窦病变”,根据海绵窦解剖结构特点,生动讲述了海绵窦手术入路的选择,并通过详实的病例和精彩的手术视频,分析经动眼神经三角手术入路中的重难点、关键点,为在座同行分享了宝贵的手术经验。


第一节讲课内容结束后,由出席本次颅底分会场点评嘉宾:第三军医大学许民辉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马驰原教授进行点评,对各位讲者的精彩讲解进行了肯定,并与在座各位同道探讨并分享了颅底手术入路选择上的一些心得体会,给与会者带来思维上的撞击。


第二节颅底分会场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雷霆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群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孙才兴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胡锦教授致辞表示,第一节讲课和讨论点燃颅底分会场的学术热情,各位同道对于第一节分享的颅底神经外科讲课意犹未尽,接下来进行第二场的颅底学术盛宴。

首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钟平教授以“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为题,首先概述了各类颈静脉孔区肿瘤特点,并分享不同颈静脉孔肿瘤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最后提出颈静脉孔区术中电生理监测对保护后组颅神经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林教授给大会带来了题为“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策略”的报告,通过结合解剖知识和不同病例,介绍经乳突迷路入路、Fukushima三角入路、颞下窝入路等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分析了各个入路的优点和难点,对在座同道处理颈静脉孔区肿瘤具有启发意义。

上海长征医院侯立军教授带来了“神经内镜与外视镜在视-听神经外科”的应用报告,通过外视镜+神经内镜切除内听道内前庭神经鞘瘤和神经损伤经鼻内镜减压两个话题,详细介绍了神经内镜和外视镜在视神经损伤及颅内肿瘤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闫伟教授报告了“内镜下经鼻扩大视神经减压术的技巧与陷阱”,统计了300余例视神经减压术病例,证实视神经减压术确实能够使病人获益,并指出视力残存以及尽早手术是视神经减压视力改善重要因素,以及提出手术部位、重要血管损伤和脑脊液漏等视神经减压过程的陷阱,带来了自己在视神经减压术的心得体会。

宁波李惠利医院王洪财教授带来了“神经内镜经鼻筛蝶入路视柱磨除视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报告,提出视神经损伤后神经内镜视柱磨除的新术式,该术式使视神经获得更加有效的骨性减压,可能进一步提高视神经减压的临床治疗效果。


第二节颅底分会后现场专家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各位专家就解剖知识对于颅底神经外科的重要性以及视神经减压手术适应症进行激烈探讨,给颅底分会场带了不一样的思维碰撞。


04

脊柱分论坛:

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疾病一直是一个踊跃创新、蓬勃向上的亚专业方向。本年度西湖论坛单独设置了脊柱分会场,邀请到了国内诸多具有卓越技能、深厚学术背景和精湛经验的专家作为讲者与同行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此外,还邀请到了国内著名的神经外科大咖作为点评人,旨在打造更好的交流和学习平台。为了更好地覆盖脊柱脊髓疾病的相关内容,会议设置了上下半场,分别关注腰椎与颈椎疾病,涵盖面广,内容丰富。


会议的上半场是腰椎专场,由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窦长武教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李建华教授,金华市中心医院袁坚列教授和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王义荣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陈赞教授分享了“ALDF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报告,介绍了这样一种微创的融合技术在L5-S1间盘突出症中的优势,同时强调术前评估血管情况,术中关键是彻底清除间盘组织。

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陈云祥教授代范越君教授作了“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的报告,通过病例展示了OLIF这一术式在各类退变和肿瘤疾病中的应用,阐释了手术解剖要点,扩展了疾病诊治范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陈春美教授以“腰椎病的手术,微创减压VS融合?”为题,通过指南以及病例阐释手术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以及腰椎滑脱中的选择与优劣。不仅引经据典,更是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创新的观点。

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韦益停教授介绍了“用半椎板开窗理念微创治疗脊柱椎管内外病变”,根据丰富的病例展示了神经外科医生通过半椎板微创理念在开展椎管内肿瘤后逐渐扩展到椎间盘、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腰椎退变、椎旁及椎管内外肿瘤的应用。

这一节的最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朱永坚教授带来了“上腰椎椎间盘突出的后路经皮内镜手术”的精彩报告,根据神经外科更熟悉的入路途径通过扩大自然间隙,能简单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分享了团队在无辐射超声导航以及机器人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上半场讲课结束后,本次脊柱分会场点评嘉宾: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余新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海军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李宗正教授和丽水市中心医院王保平教授作出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讲者们对腰椎疾病“有的放矢”的手术理念,余新光教授还点出了神经外科在腰椎手术中的学科优势,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共鸣。


会议的下半场是颈椎专场,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郝解贺教授、天津市环湖医院黄楹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王卫民教授和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沈志鹏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的下半场首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余勇教授作了题为“经鼻内镜齿状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的报告,根据其丰富的临床经历阐释了该手术方式的优点以及适应症,同时重点分享了脑脊液漏修补的经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应广宇教授讲解了“颅颈畸形的手术治疗”,分析了常见的颅颈畸形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型的颅底凹陷在手术治疗方式上的选择。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麻育源教授以“前入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技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为题,介绍了ACAF手术的详细步骤以及手术要点。

浙江衢化医院神经外科汪吉新教授分享了“颈椎后路Delta内镜的临床应用体会”,介绍了大通道颈椎后路内镜手术的经验,比较了大小通道在手术过程中的优缺点。

最后,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贾文清教授带来“颈椎后路椎管成型术方法与技巧”的分享,详细阐述颈椎解剖、颈椎管狭窄的概念,重点介绍后路单开门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以及影响因素。


下半场结束后,点评嘉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石松生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美华教授、昆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余化霖教授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吴科学教授作出了精妙点评,高度赞扬了讲者们分享的从上颈椎到下颈椎,从前路到后路,将颈椎手术技巧的立体感与多样性充分展示,在这一充满挑战的领域贯彻了神经外科“精准微创个性化”的先进理念。

会议的最后,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柱脊髓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余新光教授对本次分论坛精彩的分享高度评价,认为讲者们从不同切入点出发,将脊柱手术中的“十八般武艺”都做了非常精妙的展示,提出了神经外科对于颈腰椎退变疾病的独到见解,真正展现了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的“高光时刻”。余教授寄语,尽管目前神经外科开展脊柱脊髓疾病还会遇到一些阻碍,但有了这样高水平的人才和高质量的学术交流,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疾病的未来一定会一片光明。

05

护理分论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爱琴主任作为护理分论坛主持致辞,感谢浙江省医师协会搭建平台,也特别感谢远道而来的嘉宾及学员,让我们有了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学科发展、学科建设的新步伐,医护团队的融合创新及探索发展,相信能为神经外科护理的未来提供更多的新思路,新发展,新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兰美娟带来了线上祝贺,她诚挚感谢莅临本次西湖论坛的各位护理专家及同仁,并表示随着医疗高精尖复杂疑难技术的开展,护理团队要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筑牢安全护理体系,以系统化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策略为目标,建立高风险环节识别和预警流程,构建常见病种全流程快速康复临床路径,积极探索护理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共同推进神经外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常务副主任宋剑平“神经外科专科质量指标的建设”为题,以神经专科护理特点为背景,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纽带,联系临床护理中的各个护理环节,构建高效与安全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军主任报告了“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颅内压管理”。从颅内压监测管理的必要性,颅内压的内容以及质量控制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强调了颅内压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范艳竹主任分享了“聚焦ERAS,探索颅内动脉瘤快速康复新风向”。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阐述了ERAS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优化了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指南,新共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郎黎薇主任针对“专科护理怎么做”这一问题,从神经外科的学科背景出发,结合大数据平台,聚焦学科前沿,展望学科建设未来,对神经外科护理学科发展极具启发意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姚梅琪教授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为题,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队列研究以及病例对照研究两种不同研究设计方案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根据不同研究方案的文献模板,简单明了的介绍了研究方案的特点及具体研究步骤,致力于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学术能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俞群主任发表了题为“脑机接口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的学术报告。重点讲解了脑机接口这一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取得的新实践以及新成果。通过多学科联合建设,着眼于最新的临床应用,为新时代神经外科护理指出了新的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莺护士长分享了“1例内镜入路垂体瘤术后呼吸性碱中毒的护理”,从呼吸性碱中毒的定义再到病例回顾,系统讲解了垂体瘤术后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以及高危因素,对于后续相关的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许欣护士长分享了“6例脑血管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脑病的护理”,从用药、安全、血压监测及心理等方面出发,阐述了脑血管治疗后造影剂脑病的护理要点,强调了早期病情识别在造影剂脑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在座的护理同行分享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第二天的西湖论坛精彩继续,包括人文讲座“神采飞young 鼎例再放——长三角胶质瘤病例大赛”“基层青年医师神经内镜视频大赛”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林博教授为大家做了“ChatGPT与神经外科”的讲座。他系统为大家讲解了ChatGPT的特点、功能分类,以及在神经外科可能的应用范围。

浙江日报图片中心叶寒青老师为大家做了“手机摄影与自媒体”的精彩讲座。


“神采飞young 鼎例再放——长三角胶质瘤病例大赛”于4月22日上午隆重召开。本次大赛得到了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的大力支持,会长张建民教授出席并担任大赛主席。为了确保公平公正,比赛采用双盲形式,评委和选手赛前赛中互不透露个人信息。选手们积极准备,赛出了风采和水平。新颖有趣的比赛获得了全场嘉宾们的高度评价。


2023年4月22日,由浙江省医师协会、浙江省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及浙江大学脑医学研究所承办的“基层青年医师神经内镜视频大赛”在浙江杭州如期进行。经过前期的投稿、专家组评审,最终甄选出13份优秀作品入围现场比拼。本次大赛旨在提供神经内镜手术的交流学习平台,鼓励更多的神经外科医师致力于神经内镜方向的发展并提高大家的手术技艺。大赛得到了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张建民教授以及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总干事吴群教授的大力支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马跃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洪远教授、浙江省中医院楼林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杨树旭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朱飚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闫伟教授担任大赛评委,各位专家既肯定了参赛作品展现的较高的临床素养和手术技巧,也给出了各自的宝贵建议。


在西湖论坛期间还同时举办了“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培训班”“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应用神经解剖培训班”“第三期神经急重症诊疗浙里行”“第12期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安科)培训班”等活动。


4月17日-20日,由浙医二院神经外科联合蛇牌学院举办的第七期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培训班开班授课。来自全省各地共8位学员参与了学习。本次培训班共有12个学时的理论授课与30个学时的显微操作实践。理论授课内容主要包括脑血管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烟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bypass治疗非烟雾病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和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实践操作课程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从显微器械的握持、缝合打结等方面系统地开展培训,并逐步进阶至鸡翅血管及大鼠颈动脉的吻合训练。在4天的授课及实践培训下,学员们的显微操作水平显著提升,反响十分热烈,经考核合格的学员被授予培训合格证书。


会议同期举行了第三期神外急重症诊疗“浙”里行学术沙龙,该沙龙关注于神经外科急重症的诊疗规范,以闭门讨论、关注实用技术并发症防治为特色。为本次主题为脑脊液漏。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闫伟教授主持,陈高教授现场致辞,并对会议形式和前期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本次会议邀请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候任主委、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侯立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左可军教授,分别从神经外科和鼻科角度对脑脊液漏诊疗进行了系统讲解和要点分析。然后讨论了三个代表性病例,分别为隐匿性脑脊液漏致颅内严重感染、额窦修补与脑脊液漏预防,以及腰穿致低颅压。现场讨论气氛异常热烈,不同学科思路相互碰撞,会议时间较预期延长了一个多小时,参会者仍表示意犹未尽。


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应用神经解剖培训班于2023年4月20日-23日顺利举办,本次培训以学员实体标本操作为主,专家授课和现场指导为辅。陈高教授亲临指导,从自身从医经历谈起,强调神经解剖对神经外科医生培养的重要性,表扬大家利用周末积极学习的精神,鼓励大家用心体会浙大二院精湛演绎技术的理念,用心学好解剖,为成长为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精心准备,浙大二院筹建了显微解剖实验室,并准备了很好的尸头标本,使得解剖培训班得以顺利举办,这其中柳夫义教授、王淳教授付出了许多精力!培训期间,王林教授、洪远教授、闫伟教授、严锋教授等专家亲临现场给学员授课或操作培训。


2023年4月18-20日成功举办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安科)培训班,这是自2015年以来,浙大二院神经外科与深圳安科高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第12期。4月19日上午,陈高教授对来自内蒙古、辽宁、陕西、河北、山东、山西、江西、福建、广东、四川及本省的共计60余位医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与全体学员合影留念。随后学员们开始了为期2天半,共计16个学时的课程培训。内容包括: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概述、原理与定向算法、立体定向技术在帕金森病、癫痫诊治上的应用,立体定向肿瘤诊治一体化技术以及自发性脑出血相关的稳态理论和基于灌注压的血压全程管理、脑出血浙二分型与立体定向手术规划技术、浙二神外立体定向标准化流程及卧位框架安装技术、术中抽吸技术及活动性出血处理方法,并通过直播方式观摩了二台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最后还进行了器械实操与软件操作培训。2023年4月20日中午学员们满怀喜悦,获得了由张建民教授签发的培训证书,圆满结束了难忘的杭州学习之旅,部分学员还参与了随后举办的西湖论坛。


陈杨研究生汇总,闫伟副主任医师审校,张建民教授终审)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