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经外科的AK Malhotra等研究小儿复发性后颅窝室管膜瘤与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发表于2023年2月的《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K Malhotra, et al. J Neurooncol. 2023 Feb;161(3):573-582. doi: 10.1007/s11060-023-04258-x. Epub 2023 Feb 9.】
研究背景
颅内室管膜瘤是来源于脑室室管膜细胞的恶性神经上皮肿瘤,发病高峰在儿童期,多见于后颅窝(PF)。当前,对儿童颅内室管膜瘤研究非常有限;小儿复发性后颅窝多发性室管膜瘤的总体生存率和预后因素仍不清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经外科的AK Malhotra等研究小儿复发性后颅窝室管膜瘤与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发表于2023年2月的《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9年间于作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小儿后颅窝室管膜瘤患者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及影像学检查等数据。后颅窝室管膜瘤复发通常发生在幕下脑室内原始肿瘤部位。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关的预后因素。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60例儿童颅内室管膜瘤患者。60例患儿有56种基于WHO分子亚型的肿瘤,其中PF-A型占49种(87.5%),PF-B型占7种(12.5%)。29例(48%)患者在初次手术后24个月复发;中位生存期为12.3年;首次复发为治疗后的3.3年。肿瘤全切(GTR)显著提高初次手术切除肿瘤后的患者生存率(HR=0.373;95%CI,0.14-0.96);肿瘤复发与患者生存率恶化密切相关(P<0.0001)。在复发性后颅窝室管膜瘤中,播散性肿瘤复发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0;95%CI,2.7-44);首次复发时肿瘤GTR与患者生存率提高相关(HR=0.215;95%CI,0.048-0.96)。然而,除首次复发外,GTR对生存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手术治疗的效果好于非手术治疗(HR=0.155;95%CI,0.04-0.59)。
研究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播散性室管膜瘤和首次复发肿瘤切除程度是儿童颅内后颅窝室管膜瘤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对于复发性后颅窝多发性室管膜瘤,与不手术相比,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