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中主张完全复位,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在复位过程中,椎间孔形态的改变、神经根和椎间孔结构之间关系的改变可能导致神经损伤。为避免可能神经根损伤,需要完全减压,可能增加脊柱不稳定。
本研究以矢状位CT图像上的椎间孔区解剖为研究对象,旨在明确特定的椎间孔区结构及退行性腰椎滑脱椎间孔区结构的变化。为手术治疗中减少可能的神经根损伤提供指导。
01
方法
纳入70例L4/5 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和50例无腰椎疾病的患者,收集所有病例的基本资料和CT图像。在矢状位CT图像上测量椎间孔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
上关节突高度(A):上关节突尖端至上椎下终板的垂直距离(阳性:上关节突尖端在下终板之上;阴性:上关节突尖端在下终板以下)
关节囊高度(B):关节囊至上关节突顶端的垂直距离
神经根高度(C):神经根下缘至上椎体下终板垂直距离
将椎间孔垂直狭窄定义为上关节突顶部和关节囊高于神经根下缘(A+B>C,垂直狭窄亚组)。
增生性上关节突指上关节突高于神经根下缘 (A>C,H-SAP亚组)排除垂直狭窄组的上关节突增生(图A)。
关节囊明显增生(H-Ac亚组)为关节囊高于神经根下缘,上关节突低于神经根下缘(图B)。
在水平方向上:
上关节突宽度(a):上关节突至椎弓根后切迹水平距离
关节囊宽度(b):关节囊至上关节突的水平距离
椎间孔宽度(c):上位椎体后下角至下位椎弓根后切迹的水平距离
滑脱距离(d):上椎体后下至下椎体后上的水平距离
神经根宽度(e):神经根在椎间孔处的直径
将水平狭窄定义为完全复位不减压后,椎间孔结构可能对神经根造成的水平压迫。完全复位后的水平间隙小于神经根大小:c−d−(a+b)<e。
02
结果
上关节突高度(A)和关节囊高度(B)
退行性腰椎滑脱组上关节突高度(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囊高度(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AP组上关节突高度大于对照组。
垂直狭窄亚组和H-Ac亚组上关节突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c组关节囊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垂直狭窄组关节囊高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SAP组关节囊高度小于对照组。
上关节突宽度(a)和关节囊宽度(b)
退行性腰椎滑脱组上关节突宽度大于对照组。关节囊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H-SAP组上关节突较对照组宽。垂直狭窄亚组和H-Ac亚组上关节突宽度均大于对照组。
H-Ac亚组和垂直狭窄亚组Ac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SAP组关节囊宽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神经根宽度(E)
对照组神经根宽度与退行性腰椎滑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AP组、垂直狭窄组和H-a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椎间孔狭窄
退行性腰椎滑脱组上关节突增生明显多于对照组。H-SAP组85%伴有水平孔狭窄。同样,退行性腰椎滑脱组的增生性关节囊明显多于对照组。H-Ac亚组水平狭窄更多。
03
结论
退行性腰椎滑脱上关节突和关节囊增生明显。如果事先没有进行完全的椎间孔减压术,增生的上关节突和关节囊引起的垂直和水平的椎间孔狭窄是完全复位后出口神经根损伤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Su C, Liu X, Shao Y, et al. Specific foraminal changes originate from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on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s. Eur Spine J. 2023;32(3):1077-1086.
PMID:36732420
本文仅限文献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组稿:康坤龙
审校:江 伟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脊髓脊柱”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