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2日发布 | 2225阅读
脑血管-动脉瘤

【双镜联合】基于QEVO与FLOW 800彩色血管荧光技术的颅内多发动脉瘤夹闭术

吴建梁主任团队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刘晓松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达人收藏

本次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吴建梁主任团队刘晓松医生带来的:【双镜联合】基于QEVO与FLOW 800彩色血管荧光技术的颅内多发动脉瘤夹闭术,欢迎阅读、分享! 


病情摘要



患者,58岁女性,主因头晕发现颅内动脉瘤半月入院;

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异常;

头CTA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右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头部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额侧早期分支起始部微小动脉瘤。


术前影像



术前CTA


术前DSA视频:


手术方案



1. 全身麻醉下,经翼点入路,行颅内多发动脉瘤夹闭术。


2. 术中使用蔡司机器人手术显微镜KINEVO 900和QEVO超微观察镜(以下简称QEVO)双镜联合,观察动脉瘤夹闭前后情况,以及FLOW800彩色血管荧光技术分析模块辅助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手术步骤







       


术中FLOW800彩色血管荧光技术应用




FLOW800彩色血管荧光分析地图

FLOW800彩色血管荧光分析模块--延迟地图

FLOW800彩色血管荧光分析模块--延迟地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术后复查影像



术后复查CT和CTA,分支血管保护良好,病人无任何神经功能缺失。

手术小结


1



重视对每一条血管的保护,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主干还是分支,特别是进行外侧裂分离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做到无电凝、无血管损伤、无神经损伤的情况下充分打开;

2



精准的显微外科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基石,无论是在打开外侧裂时,还是在分离动脉瘤颈部结构时,均应以锐性操作为主,充分利用蛛网膜界面,进行彻底的松解和游离;

3



本例患者的两个动脉瘤,均属于瘤颈部存在重要分支的动脉瘤(分别是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M1段额侧早期分支起始部动脉瘤),因此对于分支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神经组织解剖结构的关系,很多时候仅通过显微镜的视角,很难充分显露受动脉瘤遮挡的分支血管、以及分支血管在走形过程中受到正常组织遮挡的部分,从而给动脉瘤的夹闭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QEVO内窥镜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跨过动脉瘤抵近观察,显露原本受到遮挡的瘤颈部的分支血管;以及通过深入各个显微解剖间隙,避开正常组织的遮挡,360度旋转,显露深部的分支血管的走行和细小分支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在夹闭完成后,直观的查看动脉瘤颈部夹闭是否完全、分支血管是否受到夹闭的影响等等,从而做到更好的神经血管保护;
4



FLOW800彩色血管荧光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以往黑白荧光仅能显示是否通畅,而不能提示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困扰。它可以通过图像色彩和数值的形式,半定量的反映操作前后相应血管内血流参数的变化,从而给术者提供了客观的数值依据,以做出较以往更为准确的判断。


专家简介



吴建梁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神经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国家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库成员

中国欧美同学会医师学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小儿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理事

河北省卒中学会出血性卒中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常委

欧美同学会河北省分会执委等

曾分别于日本、美国及德国进行学习或访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基金多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